美媒:“中国制造”的服装不会成为历史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10月11日文章,原题:服装上的“中国制造”标签已成过去?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故事已成旧闻。更高的工资、更坚挺的货币以及北京迫切使中国成为自动化程度更高的高科技社会的愿望,都在将服装制造商推向越南和孟加拉国。
中国去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是1980年的16倍。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就开始生产销往全世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断提高市场份额。2006年,贸易在中国GDP中的比重达到64.8%的峰值,此后稳步下降并在去年降至41.5%。除金融危机冲击外,中国服装工人的工资翻番也是该比重下滑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孟加拉国服装工人的工资仍保持平稳。
中国劳动力的生产力和技能水平均不断提高。但服装制造业属于低技能的劳动密集型,已不受中国政府重视。中国工厂的生产力和自动化程度提升,意味着中国正逐渐将生产重点从服装转向电子产品,后者需要具有特定知识的劳动力及稳定可靠的能源供给。中国高科技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已从1992年的6.4%增至2013年的27%。
那么,你衬衫上的“中国制造”标签正在成为过去?在司尔亚司数据信息有限公司看来,这取决于孟加拉国以及其他服装业的“新手”能否将劳动力和工厂发展为西方企业的可靠伙伴。首先,数据显示,孟加拉国劳动生产率远低于中国。此外,政治不稳定、能源设施不可靠和物流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亦在困扰孟加拉国及其他竞争者。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相关报道」
- 境外消费年超万亿元倒逼“中国制造”升级 (11-18 09:51)
- 美媒:中国在转型 服装上的中国制造标签成过去? (10-13 08:38)
- 纺服行业:低价竞争锁喉“中国制造” (09-24 09:09)
- 江浙纺织服装企业“倒闭潮”?创新让中国制造实力犹存 (09-14 08:51)
- 德勤: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中国制造业仍相对落后 (09-11 11:17)
- 纺织仪器行业在我国纺织行业低迷情况下该如何调整? (08-18 08:35)
- 当“中国制造”优势不再 纺织仪器企业该如何面对? (08-11 08:51)
- “中国制造”成本逼近美国 要怪工资涨得快吗? (08-07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