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买家“舍近求远” 清关棉销售遇瓶颈
近日,几家外商均表示虽然港口保税美棉、澳棉、乌棉等询价、成交比较冷清,只有少量品质稍好的巴西棉、西非棉有少量出货,但中国买家对12/1/2月船期的美棉(ON-CALL成交为主)、印度棉的关注度较10月份显著增加,特别是对12月底前能够运输到港交货的2015/16年度外棉,主要原因是2015/16年度新疆棉花整体等级、品质较往年有较为明显的下滑,长度、马值是“短板”,而达到“双28”“双29”的高品质棉花或供不足需,高、低等级皮棉的差价持续放大,因此用信用证签约12月或1/2月船期高等级外棉作为原料“保障”;另一方面虽然按规定2015年1%关税内配额可以延期至2016年2月底前使用,但因外商和国内大型进口企业报价中明确12月底前美棉、印度棉可到港,而今年新疆机采棉杂质大、短绒多、一致性差和“三丝”较重等问题仍旧突出,纺企大多计划12/1将留存的配额使用掉。
据青岛、张家港、广州等地的贸易商反映,随大量的新疆高等级棉花通过汽运、铁路运输进入内地市场,地产棉也集中入市,港口已清关的美棉虽然数量比较少,但几乎陷入滞销局面(长度以1-1/8、1-3/32为主),外棉报价也未敢随高品质新疆棉、郑期主力合约的反弹而上调,主要原因是2013/14、2014/15年度美棉皮棉一致性较差,品级、强力也有所下滑,而C/A SM 1-1/8、EMOT SM 1-1/8的净重提货报价分别高于新疆2128级新棉到厂价1000元/吨、500元/吨,在“质、价”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滞销并不难理解。同时清关外棉因数量并不大,而且1%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转让价格高企、ICE期货主力合约仍在61美分/磅上方盘整,人民币报价也降不下来,因此“有价无市”的现象将一直延续。对于近日某些机构和大型棉纺织企业呼吁有关部门考虑增发2016年棉花进口配额的情况,港口贸易商反应并不积极,因为2015/16年度美棉、乌棉、印度棉等品质令人担忧,中国对高等级棉花需求萎缩加剧以及1100多万吨国储棉随时可以轮出填平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