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升级带来产品热销 裕丰纺织新年新台阶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棉纺织企业普遍感到运作困难——资金紧张、棉花涨价、用工成本上升、产品销售不畅。然而,近日,记者在河南许昌裕丰纺织有限公司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纱锭飞转,新机安装热火朝天,产品发运不断。
在车间门口,只见四五个搬运工正忙着往大货车上装棉纱。司机介绍说:“这批货20吨,马上要发往江苏。”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宋松继解释道:“这些客户都是先将货款打来,然后发货。所以,企业没有一分呆账,只是‘僧多粥少’,产品供不应求。越是市场波动,这里形势越好。”之所以出现这种热销的局面,宋松继说:“一是因为公司产品质量稳定,保证无‘三丝’、100%无接头;二是因为诚信经营,从来没有发生过索赔现象。”
记者随后走进储备棉仓库,看到在4个球场般大的仓库内,棉花包堆得像小山一样,足有1万多吨,全部是新疆棉。“我们的棉花储备一直保持半年以上的用量,在新疆有几个固定的供应点。”宋松继说。
在谈到资金和市场时,宋松继表示,公司决不会盲目扩大规模,现在上新项目主要是因为公司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加上公司信誉好、发展前景乐观,技改资金也不成问题。总投资2.5亿元、新增13万纱锭的四期工程已进入安装阶段。在2.5万平方米的大车间里,2.5万新纱锭已顺利开车生产,其余纱锭正在加紧安装,到2008年6月,四期工程将全部完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四期工程建设中,包括粗纱机、细纱机关键部件在内的所有设备都采用进口,如清梳联是德国特吕茨施勒的,自动络筒机是意大利萨维奥络丽安的,全自动气流纺纱机是赐来福和瑞士立达的。此外,在上四期项目时,裕丰淘汰了2001年购置的设备,将普通络筒全部换成自动络筒,产品实现100%无接头;普梳换成精梳,纯棉精梳纱占95%,平均纱支60支。
目前,裕丰的规模为25万纱锭,2007年销售收入达6亿元,比上年增长33.3%。2008年,裕丰将开建五期工程,再增加10万纱锭。宋松继的规划是,到2009年,企业最终达到45万锭的生产规模。
- 细络联高端技术装备在许昌投产 (08-11 08:25)
- 裕丰纺织:保持有质量的发展 (06-01 08:05)
- 30余家纱线生产企业齐聚河南商良策 (01-23 09:26)
- 河南纺织保持持续回升 平均每月赚近10亿 (01-13 10:11)
- 天宏纺织“退市入区” 技改项目竣工投产 (10-26 09:42)
- 裕丰:用实力打造河南纺织行业名片 (05-13 08:22)
- 裕丰纺织董事长宋松继:简单的也是先进的 (03-25 09:36)
- 河南纺织企业赴青岛学习企业文化建设 (11-13 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