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礼服暗喻“三戒”
说说春晚服装那点事儿
小时候,过年有三件大事,穿新衣服,拿压岁钱,看央视春晚。前两件事关个人利益,自然格外重视,绝不含糊,但第三件事多半是随着大人的心愿,顺便凑凑热闹。依稀记得大年三十晚上,早早的就开始吃年夜饭,春晚开始之时,必定一切收拾停当,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节目。那时候的春晚是大多数家庭过年中最重要的一项娱乐内容。
如今的春晚,在一次又一次的争议中延续着,越来越漂亮的舞台,越来越眩目的服装,越来越大牌的明星和越来越丰富的节目,依旧挡不住人们烦了、腻了的情绪。归结其原因,无非是形式老套,视觉疲劳之类。
最初春晚的产生是时代的产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人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的物质保障,相对缺乏精神生活的满足,于是春晚应运而生,并一举成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项娱乐节目。虽然在春晚鼎盛时期的节目制作现在看来很“土”,但至今仍被一代人津津乐道。现在的春晚制作水平相当高,整体效果也更加绚丽多姿,但是,人们对它的热衷度急速下降。
国人穿衣理念的变迁,从春晚服装上便可一目了然。从最初朴素的套装,到后来夸张的演出服,再到如今极尽奢华的整体造型,记录着二十多年来,人们对服装的态度与喜好。
早年间,国内的信息相对闭塞,国际上的时尚潮流对国人的审美影响甚微,春晚上主持人与演员的服装便是从生活中人们的喜好而来,代表着当时国内的潮流,比如,垫肩很高的女式套装、四个兜的男士西装等。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