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国女装盈利趋于社会平均利润值
近十年来,中国女装苏醒的程度令人惊讶。我们在大多数商场的二楼或三楼,看到的是整个楼层的女装,其质地已经可以和国际大品牌一比高下,数量之丰富,甚至远远超过国际品牌。但是,即使这样,依然没有改变中国女装的弱势地位——在时尚行业,只要看看摆在一楼的最先抢人耳目的化妆品和箱包,再看看四五楼的男装市场,就知道了女装那似乎与女性有关的与生俱来的柔弱,有那么一点独美与冷艳。
国内、国际视角下的2006女装
2006的意义在于,它为2007的中国女装提供了发展的方向.在已经开始的2007进程当中,中国女装将继续在品牌化的道路上前行,同时不得不面对行业利润的社会平均化收缩。
2006年,中国女装的盈利保持了恢复性增长的态势。基于2005年“前低后高”的状况,2006年中国女装的盈利增幅已经呈现出逐月回落的态势。在产销屡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行业的盈利却未能同时创出历史新高,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伴随着产品结构从针织到梭织的调整,目前棱织女装已经占到一半以上的份额,而女装品牌初有的“薄利多销”的特征决定了规模的扩大只能稳定盈利额,而要提升盈利率则有相当的难度。相比之下,男装由于具有“稳定性高附加值”的特点,因此虽然其产销增长速度远没有女装快,但是其盈利的能力仍要大大强于女装产品。近5年来,我国服装生产年递增速度由九十年代的13%递增为17%。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25曰发布的消息,2006年我国GDP增速逐步回落为10.7%,比上年加快了0.3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速为10.4%.二季度增速为11.5%,三季度增速为10.6%,四季度增速回落到10.4%,基本比较平稳。可见,中国女装的发展主要是与自身的成熟度、行业水平以及相关产业链有关。
2006年,全球服装排名第一的品牌迪奥销售额为181.1 4亿美元折人民币1267.98亿人民币,全球排名第十位的拉夫劳伦销售额为37.46亿美元折人民币262.22亿人民币,而中国女装目前排名前五的品牌仍然徘徊在5—10亿人民币之间。如果中国女装品牌从1 996年开始算起,即使扣除欧美品牌已经发展了一百年的情况下,中国女装品牌目前比欧美落后10一1 5年,还处于低投入、期望暴利回报和低价位竞争阶段,同时呈现出强劲的后发势力,尤其一些成长型品牌,赢利能力达到了40%。
标准普尔指数显示,全球利润最高的100家企业中,基本没有服装。伦敦经济观察家拉纳•弗卢拉尔认为,阿迪达斯与耐克挑战王者的关键即谁将支配中国市场,为此阿迪达斯将中国市场的纯利目标提高到了11%,可见中国市场的重要。根据S&P的Compustat数据库,2005年全球服装排名前十的国际性品牌在2006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观察发现,国际知名品牌的平均利润空间在10%到20%之间,它们主要依靠高附加值和规模经营取胜。而对于中国女装,高附加值市场化水平还非常有限,规模经营则因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相当部分品牌对于把品牌运作成为一个中国性的品牌还欠缺能力,就看着跨出国门的市场,这种努力往往值得钦佩却因中气不足而难以真正完成梦想。
到了2007年,中国女装行业仍将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预计盈利增幅极有可能进一步趋于社会平均利润值,总体在有所提升的基础上呈现前低后高,波浪式运行的走势。
继国际日化品在中国遭遇质量问题之后,2007开年之初,上海质量抽查出十五个国际品牌的染色牢度等质量问题,紧随其后广州等地也相继对国际品牌以及部分本土女装品牌的质量问题进行通报,迫使部分品牌在商场下架,这进一步提示女装品牌,质量仍然是产品的基线,而对质量的认识再也不能局限于缝制做工等原初性因素,树立质量等于品质加售后服务的意识,已经成为竞争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