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中国样本的“双转型”期待
1000万人口只有83万“人才”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出口退税调整、劳动力成本提升、原材料价格上涨……“有人还埋怨《劳动合同法》,其实它只不过是最后一根稻草。”一位企业老板说,一些行业的总成本提高了将近50%,但在严格控制物价的情况下,生产企业显然无法同样提价。
“确切地说,部分企业外迁是市场的选择。”郭灿华说,目前出现的情况是市场规律的结果,也是东莞发展30年的必然。
2007年曾经有一家大型企业想扩展厂房,但是因为没有找到足够大的土地,只好外迁。“加工型企业有这样的特点,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东莞确实没法满足它们。”
目前,东莞市可供利用土地不到40万亩,占全市总面积不到10%。以目前年均3万亩的消耗量计算,大约10年后东莞恐将无地可用。
刘志庚在东莞市委全会上表示,仅2006年上半年就有总投资额11.68亿美元的24个项目因用地困难而搁浅。
其实翻开东莞的历史,土地一直是这座小城成长的关键。
东莞曾是一个传统农业县。王思煜说,1978年这里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后来通过出租土地建工厂,到1994年前,东莞的加工业已初具规模,但与广东的其他地方比并无优势。
1994年,投资形势的变化,使建材业萧条。东莞的领导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加强基础建设。“不仅买本地企业的水泥、附近地区的建材都运了过来。”王思煜说,这个动作使东莞在以后的发展中占尽优势。
此后,农民在土地上盖好厂房来吸引企业。虽然东莞的土地价格一路上扬,但据本刊记者了解,厂房租金却略有下降。
“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这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全国的招商引资方式,的确造就了东莞经济高速发展的20年,其平均20%的经济增速令国外学者瞠目。
然而20年后,根据东莞市委副秘书长潘新潮的统计,2005年末东莞有“中国名牌产品”7个,杭州有26个、苏州有29个,顺德也有17个;东莞没有国家级开发区,唯一的省级高新松山湖科技产业园2001年才建立,而苏州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杭州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即使惠州也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在超过1000万本地和外来人口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才只有83万左右。
在紧张的电力供应方面,虽然东莞的工业用电超深圳、佛山1.3倍以上,但同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不到深圳的一半,仅有佛山的四分之三左右。
加工型企业聚集地的种种劣势在东莞开始渐渐显露。而这,并非东莞一地的“成长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