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遭遇企业破产潮:一个鞋商的破产阴影
“那时候做一双鞋能赚30多元,上家还排着队请你做。”供不应求的鞋业市场让王启华积累了第一桶金,小厂也很快从祠堂搬到了正规厂房。
在王启华的小工厂稳步发展的时候,世界制鞋业此时也已经初步完成了向中国转移的进程,“中国鞋”逐渐步入黄金时期。一双双物美价廉的皮鞋源源不断地从中国工厂运出,然后摆上世界各地的货架,相当程度上承载了“made in china”的国际形象。
而这段黄金时期也最终促成中国成为日后世界最大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国。现在,世界上每10双鞋里,将近有7双产自中国。
1999年盛夏,一次自费参加的行业协会考察活动,王启华在东莞一个大型厂房面前陷入沉思:这里有终日轰鸣的机器,有条不紊的流水线和衣着统一的工人,仿佛整个工厂就是一个浑然一体的大机器。相比之下,他的小工厂简直处于原始社会。
他要扩大工厂规模,他七拼八凑地借来50万,买下一整套二手台湾鞋机,使工厂基本实现了生产自动化。
2001年前后,当王启华开始分不清工人们的名字时,他知道自己的工厂正在加速膨胀,他需要人来帮他管理。几乎不用思考,他就选择了家族经营的方式。“自己人信得过”。
厂长是妹夫,财务是小舅,姐夫也拉来管采购……这个平均学历只有初中的大家庭开始主持工厂的运转。由于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工厂长期处于人浮于事、奖罚不明、效率低下的状态。
纵然如此,王启华的工厂还是在2002年达到了顶峰,人数过百,年产鞋量逼近20万双,固定资产将近两百万元。
但新工人数量的膨胀和摊子的变大,还是分散了王启华精力。他曾经非常重视的上岗培训最终也变成了走过场般的程序。一些新手只学习了半天,就被推上了流水线。这终于酿成大祸:一个对操作规程还一知半解的四川姑娘的右手截断在注塑机里。这一次,王启华赔偿了3万多元。
亲戚们各自为政,拉帮结派很快就让王启华的工厂变成了是非场。一次偶然查账,王启华发现,这些“自己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揩工厂的油。
这其实也是早期中国私营企业的真实写照,管理保守、高度人治。据当时有关资料统计,中国私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年左右,和这种与生俱来的局限性有相当大的关系。
内忧外患
虽然只是一个行政村,但亚洲最大的鞋企聚集地——东莞厚街白濠也拥有6车道的宽阔水泥路和窗明几净的高尚住宅,这是这个城市高度工业化的象征。但如今,这些东西都冷清得像一堆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