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企业外迁调查:加工贸易企业忙自救
加工贸易企业忙自救
在走与不走之间,珠三角稍有实力的加工贸易企业选择自救。
“水都淹到鼻孔了,再不找块砖垫就活不下去了。”在东莞正圆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公司法人代表林震文一边泡茶,一边分析“三来一补”企业的现状。多重压力下,目前这些企业已经没有了成本利润,只有向管理要利润。
东莞正圆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是位于东莞大岭镇大沙管理区的一家台资企业,目前有员工400多人,主要制造和销售电子零器件。早在2002年3月,林震文就已在苏州投资3亿元,开始筹措正圆精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最近,林震文又斥资2亿元,在上海建立第三家分公司。但对起家的东莞老厂,林说他既不打算关闭也不搬迁。
为提升效率,避免《劳动合同法》可能引发的诸多劳资纠纷,购置一些自动化的设备代替员工或减少用工,是目前珠三角一些实力外资企业自救的一种新趋势。
年前,林震文一直忙于将其东莞“三来一补”企业转为独资企业,开发新产品,做大陆市场。从“三来一补”企业转为“三资”企业,不光是身份之变,更重要的是可以方便开拓国内市场和开展一般贸易,但同时也面临一般贸易所要交纳的比贴牌加工要高的税额。
从去年一直跟踪加工贸易企业转型的东莞市厚街镇外经办主任陈锦胜称,外贸加企业要开展内销业务,一般先稳定出口,再逐步扩大内销,如果不做出口直接转内销,风险太大。他说,根据一些外贸加工企业转内销的经验,一般是70%出口,30%转内销。
但陈锦胜话锋一转:其实加工企业性质怎么转并不是很重要,关键是品牌建立和技术提高。
3月14日下午,在华坚(鞋业)集团研发大楼,华坚品牌营销总监黄海涛说,华坚从贴牌生产,到前几年收购阿兰德龙、陈龙、卡夫卡品牌,但如何做也很难,今年集团把做品牌作为主导任务。
东莞市外经贸局副局长蔡康说,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促使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东莞今年以来已有近700家“三来一补”企业转型为“三资企业”。
深圳市宝安区贸工局称:2007年宝安区“三来一补”企业的设立登记,已从2006年的101家降至38家;同年,“来料加工”企业有39家转为“三资企业”,这些转型企业在生产能力、厂房规模、生产合同及生产产品方面都有了较明显的扩大和改善。
港台企业组成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的主体,而港台企业的游移性也是有目共睹的。人们不禁要问:加工企业转型的自觉性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