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制造业转移:“腾笼换鸟”与港企退步
东莞剜肉
每次去东莞,特别是东莞莞城地区,都有新的发现。东莞城市化速度之快,在珠三角地区名列前茅,城中心区域的繁华景象甚至能赶超广州。
东莞建设的一砖一瓦,离不开早期港台企业投资的积累。但正如一位港商所说的,港台企业的进步赶不上内地发展的脚步,三来一补、三低一高的加工生产模式,当初为东莞带来大量的GDP,现在成为东莞最大的诟病。为了脱胎换骨,东莞必须剜肉疗毒。
东莞市社科联副主席王思煜说,“双转型”是东莞30年发展的经验总结,“是为了解决10多年来经济转型缓慢的情况。”追求GDP的增长不是一个城市唯一的目标,如果10年以后一个城市真的无地可用,更是无法谈GDP的增长。整个珠三角腾笼换鸟,在东莞显得特别迫切。
按照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的说法,东莞希望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完成“双转型”。而在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教授眼里看来,东莞是广东的缩影,腾笼换鸟的过程,肯定要比政府预期的漫长和艰巨,政府在搬迁的过程中,方法非常重要的。
“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企业聚集,东莞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样本。有学者认为,“双转型”的实质就是把经济、社会都转向可持续发展。
但是,转型的阵痛不论对长安还是对港资企业,都难以磨灭。有港资企业主表示,当初内地发展是把港资企业当成爷一样请进家门,如今要转型了,就脸皮一拉往外赶,冰火两重天,提起来就心凉。
根据东莞港商协会的调查数据,去年大多数企业还在讨论搬还是不搬,但是今年新劳动法开始实施之后,有80%的企业决定留下来。丁力认为,因为环保问题搬迁和因为企业经营成本上涨搬迁是两种性质,根据港商的调查数据,10%的企业要搬,另外10%的企业看情况,企业搬迁牵一发动全身,所以不是一家搬就能搬的,还是要陆续的搬,产生一个多米诺骨牌的效应,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
丁力认为,就目前的情况判断,东莞并未出现大规模企业倒闭潮,倒闭的是经不住企业经营成本上涨的中小企业,这样的事情每年都在发生,政府有足够的经验应对。而东莞转型经历阵痛也是必然的。
政策边走边调令港商忧心
对于福安裁员事件,讽刺的是,2007年广东省环保局还对省内重点污染源环保信用管理评价结果进行公示,东莞市共有18家企业被纳入评价范围。其中,东莞福安纺织印染公司等11家企业被评为“绿牌”,东莞东华电力公司等4家企业被评为“黄牌”,凤岗镇雁田污水处理厂等3家企业被评为“红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