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锦保护的30年坎坷沉浮
1978—1988:改革之初见曙光
1978年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城市以崭新的风貌和全部的精力致力于各种产业的发展,到处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更为南京地区社会文化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1979年至1990年,南京地区初步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社会文化网络。
1982年,国家轻工业部在南京云锦研究所建立了“中国织锦工艺研究生产实验中心”,1986年又成为国家文物局的“古代丝绸文物复制研究试验基地”。
云锦的发扬光大,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但其中肯定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南京云锦基于手工技艺的特殊性,采用的一直是手工生产的方式,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高,2名织工,1天只能织锦5厘米。由于产品价格高,长期以来“寸锦寸金”的云锦市场需求有限,这导致了云锦艺人、织工的收入状况一直偏低。这种状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一直制约着云锦的发展,直到1988年。
1988年9月及以后的一段日子里,时值国家主席李先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等领导,观看南京云锦精品展、听取汇报,或视察南京云锦研究所,勉励科研人员务必保护传统工艺,开发南京云锦,把南京云锦发扬光大。
有了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南京便铆足了干劲,在云锦发展的过程中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并且在各个层面展开了深入的改革。
1989—1998:陈平的故事
“九五”期间,南京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这一时期,南京地区文化市场建设已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南京按照中央“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在文化市场和管理队伍建设等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得到了长足进步。云锦这一工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最典型的是后来广泛流传的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陈平的故事。
1982年陈平见到云锦时,它的宫廷传统织造工艺在实际生产中还派不上用场。当时,云锦研究所主要生产挂毯和少数民族服装,“文革”期间还生产过锦织的毛主席像。整个研究所只有两部机器还在用着传统复杂的工艺,按图复制国家文物局所要求的“皇袍”。云锦是木机手工生产,产量低、耗时长,而且因为宣传不够,销路打不开,市场面极窄,同时由于文物部门经费紧张,复制文物项目大大减少。有那么几年,几位老技师只能在一般织机旁用他们织过“皇袍”的手,编织几元钱一张的挂毯。挂毯的销量毕竟有限,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南京云锦研究所正常运转及其云锦研究开发工作,都曾陷入极度的困境,工资发不出,职工的医疗费也没个着落,年轻人纷纷另谋出路,懂得云锦核心技术的艺人渐渐老去,云锦织机也由原来的50台下降到13台,云锦眼看着就要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