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加速升值的综合效应
为克服人民币加速升值的负面效应,必须进一步进行汇率制度改革,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根据中国的实际承受能力,控制升值的幅度,实现人民币小幅、稳健、可控的升值,增加汇率弹性,避免单边升值预期长久存在,降低短期资本流出的风险,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和结汇环节的管理,精心设计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和防范措施。同时,还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使多种调控政策和手段相配合,并辅以多方位的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
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为6.9920:1。该消息之所以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于市场普遍把“破7”看作人民币加速升值的信号。我们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7整数关口,就像股指突破某个千位点,其所引起的心理效应通常大于实际效应。在目前的全球经济格局中,一国货币对世界主导货币美元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或贬值,都是该国经济内部和外部各种表现的集中反映,其所产生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在现实的经济社会活动中,我们特别需要观察和把握人民币加速升值的综合效应及其影响,并基于这些效应和影响,采取必要且可能的对策。
人民币加速升值的贸易效应
本币升值会降低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特别是,在目前中国相对低级的贸易结构下,传统的、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在人民币累计升值面前,利润空间已被压缩殆尽,薄利企业可能被淘汰出局。而国内诸多因素推动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更让一直以来依赖廉价劳动力创造比较优势的中国出口困难重重。也许有人会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但对欧元和日元却在贬值,对欧盟和日本的出口应当影响较小。但是,目前很多外国客商都坚持以美元结算,对于较少讨价还价能力的中国出口商而言,理论上的对欧、对日出口竞争力增强,现实中却难以实现。据德意志银行的一份报告预测,10%-20%的中国出口商,尤其是在家具、纺织、鞋等行业,将被逐出各自行业。当然,残酷的淘汰和短期的阵痛后也会看到亮色。随着生产效率低下、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出口企业的出局,生产要素会重新配置,资源利用效率会有所提高,出口产业将被重新整合,企业国际竞争力将逐步增强,长期将有助于中国贸易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