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纺织之都”以产业升级促城市转型
“纺织之都”崛起
大邱市位于韩国东南部的庆尚北道境内,面积约884平方公里,人口约251万,是韩国六大直辖市之一。
大邱自古养蚕业盛行,是麻和绢丝手工纺织的中心地带。在20世纪50年代初,韩国将近四分之一的纺织厂分布在庆尚北道,其中63.8%集中在大邱。
在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轻纺工业成为政府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随着1962年—1966年第一个经济开发计划出台,纺织业由内需为主转变为以出口为主;1967年—1971年的第二个经济开发计划进一步把纺织业确定为“出口战略产业”。大邱纺织业基础雄厚,廉价劳动力充裕,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把长期积累的商业资本调动起来,转变为工业资本,使大邱纺织工业迅速发展。当时大邱的西门纺织品市场空前兴盛。1968年,这里汇集了全国纺织品批发商的24.4%,到1971年这一比例高达33.7%。
韩国1987年合成纤维纺织品出口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大邱作为韩国纺织业龙头老大,为此立下汗马功劳,而纺织业名副其实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1963年,纺织品出口占大邱地区出口总额的92%;1967年纺织品出口总额达2451万美元,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约占7.9%。随着纺织工厂、设备、织机的扩充和生产自动化提高,大邱纺织业已经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和体制,同时也带动了关联产业的发展。统计显示,1987年大邱和庆尚北道的织物染色厂家共295个,其中278个在大邱,占94.2%,占全国染色厂家总数的40.5%。大邱成为大规模、以先进设备和技术装备起来的新型纺织工业基地和出口基地,“纺织之都”成了大邱市的别称。
成败皆因规模
大邱从纺织业起家,以纺织业支撑门户,但大邱的衰落恰恰也源自纺织业。1974年,正当大邱纺织业长足发展之际,第一次国际石油危机爆发,使纺织业高涨的景气骤然变冷。原油价格上涨引起原材料价格和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再加上进口国的订单减少,导致产品价格猛跌,库存增加,工厂开工率下降。最终大邱纺织业虽然借助景气高涨时期积累的家底,加上政府采取紧急扶持政策,算是渡过了难关,但业内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主要是:技术工人不足,技术水平低下;设备老化,准备设施及加工整理设施缺乏;生产规模零散,设施布局及生产工艺不配套;劳动条件改善迟缓,工资制度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是阻碍纺织业持续发展的潜在因素。但是,在多种因素制约下,当时未能采取根本性对策;特别是石油危机高潮过后,出现了涤纶需求陡然高涨的形势,结果冲淡了对危机治理的关注,非但未能进行结构调整,反倒开足马力扩大生产,导致产量过剩,成为制约纺织业发展的一大隐患。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使大邱纺织业再受重创。物价飙升、出口不振、国际收支赤字,严重打击了大邱经济。国内工资水平提高,原丝价格上升及日元贬值,使纺织品价格竞争力下降;特别是过剩生产挤压了技术革新和产品质量提升,质量竞争力严重削弱。
而国家经济景气低落,更使大邱纺织业雪上加霜。石油危机之前大量生产的乔其纱等产品在仓库里积压,随着“乔其纱热”冷却,为扩大生产规模而进口的一万五千台意大利捻线机成了一堆废铁。1980年,正常开工的企业仅占50.3%。此次石油危机让大邱纺织业的不景气持续了5年之久,进一步暴露了纺织业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即:单纯追求规模增长和出口扩大,忽视内延发展和技术创新,导致产品结构停留在低附加价值阶段难以提升。而当后发国家同样以低成本为手段,展开大批量廉价产品出口攻势时,大邱纺织品就失去了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