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G主席李亮:为广告催债门灭火
和大多数男人一样,李亮对逛街没有任何兴趣,但对于淮海中路的H&M旗舰店内的哪款服饰卖多少钱,什么时候上新产品,每种产品摆在哪个区间,他比任何一个爱逛街的上海女孩还要清楚。
四年前,李亮曾飞到中国的85个城市去逛商场,结果是对市场的分析给了PPG模式底气和信心。2007年,PPG全年的营业额达到10亿—15亿元人民币,相对于2006年同期的营业额增长了近50倍。
40%的股权换来超8000万美元投资
创立仅仅两年多的PPG,凭借自己“服装界戴尔”的独特模式,2007年已经达到了平均每天销售1万件衬衣的规模,而成立15年的行业老品牌雅戈尔(爱股,行情,资讯),2007年也只有日销1.3万件衬衣的成绩。
依靠自己独特的轻公司模式,PPG获得了三轮风险投资,以40%的股份先后从TDF、集富亚洲、KPCB和三山国际换回了超过8000万美元投资,而创造这些奇迹的只是一个30来人的梦幻团队。
然而,从2007年11月开始,PPG开始面对多起欠款纠纷,先是传出品牌被供货商查封的流言,然后曝出与广州卓越织造服装公司和江苏虎豹集团拖欠货款的官司,接着是上海旷视广告有限公司和上海元太广告有限公司承揽合同的纠纷,以及上海唐神广告有限公司拖欠广告款的诉讼……
这些让一直以来因成长迅速而备受关注的PPG陷入资金链和商业模式的质疑。有营销专家认为,将生产外包、仅靠呼叫中心和网络销售的模式曾是PPG的优势,使其降低了库存,但这也使得供货链条中各环节的风险被放大。同时,PPG与广告商的任何债务纠纷甚至打折举动都被认为“公司没钱了”。
“我懒得回应,连说话的兴趣都没有。”对此,李亮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他说,公司与代工供应商的诉讼是为保证品牌质量的维权之举,而与广告商的纠纷则源于双方合作的瑕疵,公司会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但PPG的资金链与“轻公司”模式不存在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