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价格走势及2007/08年度棉花进口量的探讨
七、影响后期棉花大涨的几个因素
(1)国家有关部门对人民币大幅升值给纺织企业出口的影响估计不足。至4月底,人民币较2005年7月27日汇改前升幅达到15.5%,而2008年1—4月份的升幅就达到4.24%,升值呈现加速迹象,摩根士丹利、渣打纷纷预测2008年第二季度汇率进入“6”时代(4月11日已破7),2008年底接近6:1。三种情况:
1、大量的出口型企业转向内销,使本就过剩的国内市场雪上加霜,中小纺织企业影响突出
2、加工贸易订单比较受欢迎,但保证金台帐“实转”,企业资金链紧张或断裂
3、人民币逢低大量采购纺织原料,如棉花、涤纶短纤、短绒等等
(2)货币从紧政策使部分纺织企业“失血”过多,对贷款依赖度过高是纺织企业遗留的问题。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人民银行要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过快增长,“通胀”仍放在调控的首位,前期五、六月份信贷政策松绑的猜测被打碎;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大幅上升,而且减停产由小企业向中大型纺织厂转化,棉纺厂兼并、重组加快,两极分化严重,一方面苦苦支撑,一方面高歌猛进,棉花消费能力出现“拐点”2008年1-2月占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3优势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升,平均利润率达8.73%,比上年同期提高1.44个百分点,占全行业2/3企业经营困难加大,平均利润率为-0.67%,亏损面扩大到24.46%,民生和就业问题突出,但为优势企业市场与资本重组带来良机
(3)美国次贷危机向全球范围内蔓延、再加上高油价、高成本的制约,棉纺织企业需要的也需要政府像股市场一样来出面救火。中金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做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模型,美国GDP降1%,也会把中国的GDP拉下去1%,而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也认为美次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远没有消退。而且从美国企业第一季度的财报,美国经济前景依然黯淡美元下跌大门依旧敞开,对国内的压力集中在:1、出口增长大幅放缓;2、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抉择;3、国际收支不平衡进一步加剧,金融风险加大;4、人民币升值较预期加大;5、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货币紧缩,无疑加大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风险和投资经营风险
(4)2008年我国对美、对欧盟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贸易摩擦有加剧的趋势。2007年共有20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81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涉案金额达36亿美元,同比增长95.1%,其中美国发起17起,大部分针对纺织业。2008年1—2月份我对美出口负增长2.57%,其中2月份负增长17.6%,近10年多来首次对美负增长,而对欧盟出口则上升30%—40%,已引起欧盟各进口国有高度关注,酝酿对我进口量重设门槛,对美出口在2008年底中美协议到期前,出口额将持续萎缩
(5)另外的几个基本因素如下:1、银行贷款回笼压力增大、棉花企业成本压力上升,五一后棉商心态将出现“分水岭”,棉商出货量会加大,社会上流通的棉花资源进一步减少,但农发行可能会从棉企的实际情况出发,延长贷款的回收期;2、虽然3月初国家补贴50亿元给中粮和益海,造成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的回落,但从整国际市场看,粮油的慢牛行情已经形成;3、原油价格连续数周维持在110美元/桶以上,对农资、生物燃料的影响比较大(生物燃料在当前涨价中所起到的作用约为10%);4、给予新疆棉出疆400元/吨的补贴政策将在5月中旬前后公布,对当前棉价基本不会有影响,但对2008/09年度新棉收购产生一定影响。
综合以上各点,笔者的看法是后期棉花价格上涨仍是“主基调”,三级棉13800—14000的到厂价并不是棉纺厂无法大量吸纳原料的原因,资金短缺和出口羸弱才是棉花涨不上去,销不动的根本,即便“青黄不接期”不能如约显现,笔者仍认为三级棉能达到2006/07年度14800元/吨的高点,15000也有胆量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