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大摸底
四次大调研,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发现,对企业冲击最大的是上半年近6%的人民币快速升值,其次便是当前资金链的紧张。据悉,目前不少企业的结算周期被迫拉长,“30天的延长到60天,原本60天的延长至90天,已经出现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案例了。”
山东樱花的凋落就正是受困于资金。4月,大型棉纺企业山东樱花纺织集团资金无法周转,负债8.9亿,被山东如意集团重组。
曹新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通过系列调研,他们得出三项结论。
一是,在当前国内压力和国际需求疲软的双重打击下,纺织服装行业已经受到严重冲击,“并非企业不愿意升级调整,而是外部环境太糟糕,难以回旋”。
二是2008年全年纺织服装出口不乐观,5月单月,占行业出口60%以上的服装,出口同比增加仅仅1.1%,“这一接近负增长的数据前所未有”。
三是,主要市场之一的欧盟存在不确定因素,目前欧盟受到高汇率、高油价、高通胀的“三高”困扰,这可能影响国内企业下半年甚至明年的出口。
“目前国内4万多家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纺织服装企业,有2/3处在零利润状态;其余1/3略有盈利,平均净利润水平不会超过3%。”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告诉记者,这是他们行业的普遍估计。
中国机电商会进出口综合部主任刘春周告诉记者,受访的7000多家机电企业,90%表示订单呈现下降趋势。
中国机电商会调研出的报告显示,大部分企业认为去年以来导致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过快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特别是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大大高于企业的预计;同时出口退税和利率上升等因素也是影响企业成本提高的重要因素。
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企业平均成本上升在10%~20%左右;同时,75%的企业预计2008年产品出口价格要上升,其中41%的企业认为涨幅会超过15%。
生产成本上升后,外商可能为企业分担的比例非常有限,46%的企业表示外商分担比重在10%以下,24%的企业表示外商分担比重在10%~25%之间。
来自海关系统7月初刚刚完成的一份调研报告说,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出口行业、外币资产高、产品国际定价的行业冲击较大,电子、纺织、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低利润行业生存环境趋于恶化,部分内资、韩资、台资、港资企业产品竞争力受到影响。
海关人士表示,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受影响最重的是内资企业,港资、台资企业影响居中,欧、美、日资企业受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