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鞋革业面对新一轮博弈 浙商共克时艰
和往年一样,7月的浙江酷热难耐,但对浙江制造业而言,所面对的“严冬期”却还在继续。
4月,杭州民企,远程监控摄像头行业龙头企业、南望集团因负债过高而走上了破产重组之路;5月,台州民企,缝纫机行业龙头企业,飞跃集团因资金链出问题,政府正在出手援救;最近,曾是义乌明星企业的金乌集团,随着董事长张政建的突然失踪,关于其集资规模或在20亿上下的传言不胫而走……
2008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对于浙江的众多制造业而言。
在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税率下调、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影响的综合作用下,浙江制造集体陷入困境。
来自浙江省经贸委的数据显示,1—6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增幅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5.5和17.8个百分点。1—5月份规模以上亏损企业有1.07万家,亏损面达19.6%。多数轻纺行业特别是皮革、化纤、服装、印刷等亏损较大。
从浙江经济发展的周期来看,经过30年发展,浙江制造也确实走到了一个必须变革的十字路口。
在过去的30年,浙商群体从形成到逐渐壮大,进而风靡全国。著名经济学家、北大经济学教授曹和平就认为,浙江的土壤孕育了一批最好的企业家资源。但这仅仅代表着过去,未来浙商要想继续保持这种优势,必须形成从制造经济走向定价经济的新浙商团队。
浙商正在负重前行。在今年这样前所未所的困难时期,有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思考,比如制造业转型升级究竟怎么走?企业困难怎么帮扶?
面对新一轮博弈,如何应对?
“少帅班”多了一门新课
67岁的茅理翔,这几天心里一直在琢磨,给9月份开班的“家业长青班”的学员开些什么新课,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当前的形势。
身为慈溪企业方太集团董事长的茅理翔,自从把企业交给儿子茅忠群管理后,去年就创办了“家业长青接班人学院”,外界称为“少帅班”。面临宏观调控,企业经营备感压力之时,“少帅班”的学员们的关注点惊人的统一。这些浙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正在努力理清思路、思索对策。
“少帅班”关注新课题
6月28日,“少帅班”第四期家族企业接班人专修班开学了。
这一次,8天的培训班设置了一门新课程,主讲人是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内容是有关中国企业家的新一轮博弈。
这门课程跳脱了以往关于企业交接班的常规框架,针对当前民营企业家们的共同困惑,探讨了如何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问题。
院长茅理翔解释,这段时间跟很多学员进行个别交流,他们都提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就感觉到,应该开设一些配套的课程。
当人们还在怀疑这些家有上亿资产的年轻人是否堪当大任时,他们已经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风云变幻的宏观背景,开始了对企业困局的省察和思考。
“少帅班”的学员们,互相之间都有频繁的交流。今年,在他们的日常聚会和QQ聊天中,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成了热门话题。家里多半经营制造业的他们几乎都碰到了同样的难题:社会保险全覆盖、8小时工作制要严格执行、员工的各种休假要保证……工人难招、劳动力成本上涨为企业的运转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1983年出生的女孩王红亚,毕业后即在父亲为其开办的分公司担任总经理。“我们做的是小家电的控制板。设备通常是需要长期运转,周末不可能停下来,不然效率就很低。员工一实行双休,生产的进度就会耽误。”怎样应对政策的影响,这些年轻的企业家们互相献计、互相取经。
慈溪汇丽机电公司总经理罗宇今年32岁,算上当学徒工的日子,他进入家族企业已经6年了。罗宇说,他很喜欢和“少帅班”的同学们聊天,听听别人的想法对自己的管理和决策也很有帮助。
新浙商淡定应对压力
尽管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来自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综合作用下的巨大压力,然而,在谈起这些时,这些新浙商们仍显得从容淡定。
罗宇平静地说:“这几年经济确实有过热之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也是正常的,并不在意料之外。经济发展总归是在起起落落中向前发展的,就好比股市,也不可能一味是牛市,但总有涨回来的一天。”
连久经沙场的老浙商茅理翔也赞同这样的观点。在他看来,宏观调控无法回避,“方太”也正受到成本上涨的压力。但儿子茅忠群和他都认为,困难和机会是均等的,越是困难,对优秀企业和优秀品牌来说,就越是一种机遇。
当然,新浙商们的淡定和冷静并不是盲目的。或许有人会质疑他们太过年轻缺乏忧患意识,但实际上,他们中不少人的从容在于自身早有准备。该如何让企业破局?他们已从思考层面进入操作层面。
他们知道企业生存的命脉在于产品。因此,就必须通过加强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来消解困境。
茅忠群在接过“方太”权杖的数年间,一直非常重视产品和科技创新。早在去年,茅忠群就意识到国家严峻的宏观调控即将到来。他及时制订了新产品研发的计划,在今年一口气推出了10多款新产品,最近还推出了一体化的厨具五件套。他明白,必须要通过产品的不断更新去引领行业的潮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让市场对他们的企业和产品始终保有一份新鲜感。
少帅茅忠群不惜代价,提出设计领先的理念,不断强化自己的设计团队,还与美国著名的设计公司联合研究设计,一年花在设计和研发上的费用是五六千万元。就在上个月,位于杭州湾新区的“方太”新厂区里,诞生了一个6000平方米、世界最大的厨房用具实验室。
规避三个“单一”风险
罗宇坦陈,他有过一次失败的教训。“早几年,我们的市场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9·11事件后,美国经济受到了很大打击。当时有一个大客户跟我们谈,希望我们的生产能力翻一番,结果我们真把产量提升了一倍,以为一定能够卖出去。没想到,产品做出来了,订单却接不到。”
这件事让罗宇认识到,原来的市场太过单一,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很不利,必须要改变这种市场格局。“所有的客户集中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很危险的;每个大客户占的订单比例不能超过30%;还有,产品所应用的领域或者行业过于单一也是一大风险。”他总结。经历了2002年的阵痛后,罗宇从2003年开始着手市场调整,成功地规避了三个单一的风险。
他们还知道企业的基本单位是员工。要想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做得好,必须重视员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