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棉价接轨之际的棉市分析和预测(一)
当前市场又进入敏感时期,主要是对旧年度棉花市场走势的迷茫、困惑和对新年度棉花市场的猜测、展望。这里本人也作个分析和预测。有不同观点的说出理由可以辩论,不要说脏话污染论谈空气,现在世界的污染已经够严重,不能再加重。
一:2007/2008年度的棉花市场走到现在这个样,让国内大多棉花产业从业者都感到很困惑,主要表现以下三方面:一是全球通胀加速,国际上能源矿产价格飞涨,工业品价格也在不断攀高,其他许多农产品大多都已经创历史新高,好象只有棉花和纺织品服装价格不涨反跌;二是时间到了七月中下旬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棉纱棉布产量还在不断增长,中国棉花进口量同比在减少,而现在进入七月下旬了,国内棉花缺口还没见到;三是中国经济发展还是强劲,上半年GDP还是在10%以上,但棉花、棉纺、织布、服装似乎走势独特,利润率很低或处于亏本边缘,已有少部分纺织织布服装厂关门或倒闭,中国棉花产业发展趋势与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很不一致。这些困惑不得不让我们面对现实重新思考和总结经验与教训。
第一个困惑的思考;从去年开始,在世界性通货膨胀愈演愈烈的时候,国内外很多人都提出了棉花价值被严重低估后的“洼地投资”论。现在的事实没有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这里可能有二个误区:一是时间判断上的失误。因为即使这个理论成立,但反应的过程不是一个年度,可能是二个年度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到体现。就拿国内来说,因为农民在07/08年度的收购季节对收购价还是较满意的,新年度的种植面积应该不会怎么减少,(当然现在有关机构和单位调查的全国种植面积有一定的减幅,个人现在还是有点怀疑这个调查结果),通过本年度收购结束后的皮棉价一直阴跌,如果在2008/2009年度新棉收购价格出现下跌后,棉花与粮食等其他这农作物的比价效益较大幅度的下降后,到2008/2009年度的棉花面积可能才会真正的下降。这样看来,对于棉花这种“洼地投资”理论在中国可能要二个年度后才会得到体现。还有一点是中国的粮棉争地的矛盾与美国相比较轻,及中国农民的种植习惯、植棉地改种其他农作物的局限性与美国相比也不同。二个误区是对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周期性认识不足,即中国棉花产业现在处于淘汰过程中,拐点已经出现,正在走向衰退的过程,棉花产业处于这样的阶段,对棉花原料及其成品的价格会产生极大的压制。现在业内不少人士都有一个认识,就是如果没有通胀,现在纺织服装行业情况这样差,要是在以往,棉价可能早就跌到12000元/吨以下了。这里也说明通胀对棉价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只是这种向上推动价格的力量与行业衰退向下的压力相比,还是较弱。还有就是本轮通胀上涨最历害的是能源和食物。能源是工业发展必需要吃的,食物是人生存必需要吃的。棉花相对于现在人们的需求讲,其重要性没法比。本人前些天找了次衣服,一看可以三年不买衣服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当然追求时尚的人另当别论。所以本年度的棉价是稳了一段时间后一直在阴跌。这种阴跌主要表现在价格的小跌加上利息仓储费用,累计跌幅已经不小,现在实质已经超过1000元/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