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业:半坡上的变奏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个中国制造都在经历一场大考。是有一些企业关门,但远非成千上万,上规模的企业出事的很少,倒的大多是既无技术实力又无资本实力的中小企业。如果这次大考能过,将来MadeinChina就会是品质的代名词。但是现在,大部分中国企业还在半山坡上艰难地行进
风霜雨雪
几公里的狭长丘陵谷地里,聚集了三千多家制鞋或鞋材企业,它们分布在朝向各异的民宅或厂房里,这些建筑看起来像各种比例的水泥方块,杂乱地簇在蜿蜒的公路两旁,被绿色的田野包围,更远处,起伏的丘陵郁郁葱葱。
首次来到吉隆镇的人,很难不被眼前的景象震撼。这里属于广东惠州,20年前还是一个乡村小镇,但现在或许是全世界鞋厂密度最高的地方。几乎有楼房处就有几十家鞋厂。
虽然在两年前如愿拿到了“中国女鞋生产基地”的牌子,但这里的鞋厂绝大部分只能称为家庭作坊,几台鞋机、二三十个工人,就是一个厂。这里最大的企业,到了东莞,只能算中等规模。
3月底,当知道有记者来访,几位当地鞋业的头面人物聚到了一起。几小时的聊天中,苦恼、无奈、苦笑的表情交替出现,笑容难觅。
“我们现在是风霜雨雪都遇到了,就是没有阳光。”说话的鞋厂老板数起手指头,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减少,还有劳动合同法。旁边的人提醒,电价涨了、缺工也得算上。
“风霜雨雪”加起来,成本上升差不多30%,是利润的几倍,价格又提不上去,“没订单,还主动一些,手上有订单的,做多少亏多少。”
可开工厂的,又不能不开工,要不工人都走了,拿了合适的订单也做不了。几台机的小作坊还好,随时可以关门,大厂只能硬着头皮做。即使这样,还有麻烦——工人不够。
吉隆镇上的当地人只有不到5万,但外来工人有15万,每年生产6亿双女鞋,80%出口。这里的月工资已经到了1600元以上,比“珠三角发达地区”高出了200-300元,可因为是农村,前两年开始工人慢慢短缺。成本上涨的麻烦甚至比不上缺工的麻烦。
到处都缺人。在座的一个老板,去年刚投产了镇上最大的鞋厂,现在开工不足20%,“只要有工人,我还是有把握能做下去的。”
镇上的鞋业厂商会去年组了一个团,到内地几个省份去招人,悻悻而归,“内地的政府很客气,但名为劳务,实际是想招商。”
现在很多小厂关闭,他们看到的“只有黑暗,没有光明”。
怎么活下去?
迁移?“怎么迁?我们都是吉隆的农民,几个人、几十个人用钳子做鞋,一步步走过来的。身家都在厂房、设备上,现在卖也卖不出价。走也走不动。”
升级?大部分吉隆的鞋厂还处在从作坊向流水线升级的过程中。建了流水线的大厂“只能谈生存”,用什么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