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杉杉郑永刚:在专注与多元之间
在中国男装市场耕作了20余年,郑永刚结晶出的是一个悲观的论调—中国不会有自己的奢侈品品牌。
更惊人的还不止此。
阳春四月,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首届奢侈品论坛上,面对着诸如LV、Zegna、Prada、Torres等一大堆国际奢侈品品牌的董事长或总裁们,郑永刚语出惊人:“我不认为中国可以出自己的奢侈品品牌,但是我以后一定会去收购那些国际的奢侈品品牌,我完全有这个实力。”
郑永刚去年辞去杉杉股份有限公司(600884. SH)董事长职务,仅担任杉杉系的最高指挥—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关注的领域早已远离了老本行服装,矿产、造船、高科技、银行……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标签,正将郑永刚装扮成一个“投资家”。
郑永刚是在完成一次蝉蜕么?还是,他正步入那片开满鲜花的沼泽地?在专注与多元之间,郑永刚是正在陷入乱麻,还是已经斩断了乱麻?
本刊与郑永刚正面碰撞。
问:很多人认为杉杉的业务太多元太分散,应该集中精力把服装主业做好。你怎么看?
答:中国的投资机会太多了。西方人讲究终身法则,中国人则善于抓住机会。同样是一口井,西方人挖一米宽,一百米深;中国人挖一百米宽,一米深。他们挖井要用挖掘机,费劲的很;我们挖井用铁锹就可以了。他们做得比我们精,我们赚的钱比他们多。
服装当然是杉杉永远要坚持做的事情,但是我现在正在考虑用另一种方法做服装。大型的品牌服装折扣卖场Outlet,这是国外非常普遍的一种商业形式,目前在上海已经出现,但是全国范围内还很少见。我正在和Outlet公司谈合作,准备在二级城市广泛推行厂家直销的品牌折扣店,一定会大受欢迎的。
问:既然要永远坚持做服装,为什么要辞去杉杉股份董事长职务呢?
答:我做了十几年杉杉股份的董事长,但我很不喜欢做上市公司老总,老受到监管,多难受呀。
问:还是想谈谈你的服装主业。最近说得很多的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给纺织品出口带来的难题,对此你怎么看?
答:我其实在3年前就预见到服装出口的路会越来越难走,那时就已经开始向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一些没有品牌的服装加工厂。它们的人力成本比中国低,而且还免配额和关税,比如我们一个7000人的针织出口加工厂很早就被转移到越南去了。
我们在服装行业主要做品牌和营销,生产环节基本外包,现在只保留了30%的服装生产能力,主要是杉杉品牌的高级男装西服,其余70%的服装都给别人贴牌生产了。在利润上我们受影响不大。
问:我们知道,杉杉也做国际服装。你把杉杉做到国内品牌第一,但是为什么你运作的其他“国际服装品牌”,却少有人知呢?
答: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继续做好杉杉这个全国性品牌;二是走国际化道路,多品牌运作。我们现在有20几个品牌,主要方法是和国际服装厂商合作,建立这些国际品牌的中国有限公司,由杉杉负责营销和运作。一般来说,外国公司拿品牌入股,杉杉则以市场网络作为资产入股,一般是杉杉控股50%以上。比如法国的公鸡、登喜路的SPORTS、全世界最大的球具制造商Callaway(卡拉威),在中国的经销都是和杉杉成立合资公司来完成的。
杉杉这个品牌如同在一个空杯子里灌满水,让没有品牌意识的中国人有了自己的服装品牌,今后要再要往这个杯子里灌水就比较难了,我很难再做出一个像杉杉那么知名的大众品牌。所以我就引入一些国际品牌去进攻细分市场,比如男士运动、白领女性,其实这些国际品牌卖价高,利润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