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成为熬过“寒冬”的幸运者
2006年陈金义提出欲转让技术偿还巨绩的打算,但是这个提议并不被看好,有人认为陈金义投资重油乳化项目实际上就是风险投资。不过,做风险投资千万不能把所有的家当都押上去,而陈金义有点像在赌博,而不是在做风险投资。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陈金义便与外界断了联系,2007年年底,陈金义位于海盐乳化油制造基地完全停止运作,厂房也被司法机关查封,面临清算。
今年7月25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纸公告再次把消失已久的陈金义带回公众视线之中,有人更是称“他已在四川出家”。至此,一代浙商陈金义至此彻底被“水变油”项目拖垮。
回想十年前,陈金义一手创建的“金义果奶”曾经与娃哈哈、均瑶牛奶齐名,凭借8000万美元的身家他位列200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35位。做个假设,如果当年陈金义把资本积累用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完全可以沿着主业做强做大,力争“千米跑冠军”,甚至觊觎“万米跑冠军”。但是8年过去了,这位福布斯富豪竟然欠下8000多万的巨额欠款,庞大的身家财产也仅剩一处60多平方米的房子维持生计。如今,面对多笔债务,这位风光一时的浙商选择了神秘“失踪”。
义乌老板“出逃”:高利贷惹的祸?
6月3日,浙江义乌地区颇有名气的金乌集团老板张政建坐上飞机,说是“出差”。他先取道北京到香港,然后到了马来西亚,再然后就彻底消失在大家的眼界以外了。
7月中旬,义乌进入酷暑阶段,气温38度。几百名和张政建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们忽然醒悟,这位金乌集团的老板如同水蒸气一样“人间蒸发”了。
根据义乌市政府公布的清查数据,金乌集团目前所涉及欠款大约为17亿元。其中,拖欠8家银行贷款3.5亿元,均都有抵押物。另外的14亿元都为民间借贷,本金为8亿元,利息6亿元。金乌旗下的资产,远远抵不上这个数。
在浙江义乌,身家上亿的富商巨贾比比皆是,按理,张政建不算拔尖。真正让这个名字在义乌商圈打响的,缘于2004年他的一个大胆之举——一口气吃下了中国在迪拜的最大商贸城——“龙城”的500间商铺,动用资金一个亿。随后,“新光饰品”等义乌及其周边地区的几十个知名品牌借此打入中东市场。
然而,当地一位生意人透露,其实张根本没有付清这500个商铺的资金,只不过想转身把铺位倒给想到中东做生意的义乌人。
张政建原是义乌市大陈镇的农民。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靠从深圳贩袜子销到河南一带起家。1991年,他办起了浙江袜业有限公司,在国家扶持出口的政策之下,生意越来越红火。
1998年左右,张政建的雄心越来越大。从袜业、服装生产加工,化纤棉纱等纺织原料批发,扩展到酒店餐饮、农业综合开发、地产等等。旗下有11家子公司,遍及深圳、北京、杭州和阿联酋,集农、工、商于一体。
除了老本行袜业和衬衫业务外熏张政建的大部分投资是靠借贷。他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扩张:花了近1亿元在义乌购买一块土地盖五星级酒店,跟别人合作开发太湖边1000亩土地的旅游项目,还拍下义乌北苑工业区300亩地块。因为土地出让金迟迟拖欠,最后政府收回了180亩。
2005年,张政建开始向民间借贷以缓解资金压力,一开始数量不大,月利仅为2%~3%。但到2006年底开始增多,为了填平之前高利贷的窟窿,他开始拆东墙补西墙,利息像雪球一样越滚越高。钱的来路很复杂,义乌本地较多,其他还包括诸暨和永康等地。
张政建原本的构想看起来很完美:用民间借贷支付土地出让金熏然后等土地手续办完再向银行融资,归还民间借贷。然而,他没有预想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这种“空手套白狼”式的资金运作,在宏观调控下遭遇银行收紧银根,最终使企业背上沉重的高利贷债务负担。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陈金义便与外界断了联系,2007年年底,陈金义位于海盐乳化油制造基地完全停止运作,厂房也被司法机关查封,面临清算。
今年7月25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纸公告再次把消失已久的陈金义带回公众视线之中,有人更是称“他已在四川出家”。至此,一代浙商陈金义至此彻底被“水变油”项目拖垮。
回想十年前,陈金义一手创建的“金义果奶”曾经与娃哈哈、均瑶牛奶齐名,凭借8000万美元的身家他位列200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35位。做个假设,如果当年陈金义把资本积累用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完全可以沿着主业做强做大,力争“千米跑冠军”,甚至觊觎“万米跑冠军”。但是8年过去了,这位福布斯富豪竟然欠下8000多万的巨额欠款,庞大的身家财产也仅剩一处60多平方米的房子维持生计。如今,面对多笔债务,这位风光一时的浙商选择了神秘“失踪”。
义乌老板“出逃”:高利贷惹的祸?
6月3日,浙江义乌地区颇有名气的金乌集团老板张政建坐上飞机,说是“出差”。他先取道北京到香港,然后到了马来西亚,再然后就彻底消失在大家的眼界以外了。
7月中旬,义乌进入酷暑阶段,气温38度。几百名和张政建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们忽然醒悟,这位金乌集团的老板如同水蒸气一样“人间蒸发”了。
根据义乌市政府公布的清查数据,金乌集团目前所涉及欠款大约为17亿元。其中,拖欠8家银行贷款3.5亿元,均都有抵押物。另外的14亿元都为民间借贷,本金为8亿元,利息6亿元。金乌旗下的资产,远远抵不上这个数。
在浙江义乌,身家上亿的富商巨贾比比皆是,按理,张政建不算拔尖。真正让这个名字在义乌商圈打响的,缘于2004年他的一个大胆之举——一口气吃下了中国在迪拜的最大商贸城——“龙城”的500间商铺,动用资金一个亿。随后,“新光饰品”等义乌及其周边地区的几十个知名品牌借此打入中东市场。
然而,当地一位生意人透露,其实张根本没有付清这500个商铺的资金,只不过想转身把铺位倒给想到中东做生意的义乌人。
张政建原是义乌市大陈镇的农民。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靠从深圳贩袜子销到河南一带起家。1991年,他办起了浙江袜业有限公司,在国家扶持出口的政策之下,生意越来越红火。
1998年左右,张政建的雄心越来越大。从袜业、服装生产加工,化纤棉纱等纺织原料批发,扩展到酒店餐饮、农业综合开发、地产等等。旗下有11家子公司,遍及深圳、北京、杭州和阿联酋,集农、工、商于一体。
除了老本行袜业和衬衫业务外熏张政建的大部分投资是靠借贷。他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扩张:花了近1亿元在义乌购买一块土地盖五星级酒店,跟别人合作开发太湖边1000亩土地的旅游项目,还拍下义乌北苑工业区300亩地块。因为土地出让金迟迟拖欠,最后政府收回了180亩。
2005年,张政建开始向民间借贷以缓解资金压力,一开始数量不大,月利仅为2%~3%。但到2006年底开始增多,为了填平之前高利贷的窟窿,他开始拆东墙补西墙,利息像雪球一样越滚越高。钱的来路很复杂,义乌本地较多,其他还包括诸暨和永康等地。
张政建原本的构想看起来很完美:用民间借贷支付土地出让金熏然后等土地手续办完再向银行融资,归还民间借贷。然而,他没有预想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这种“空手套白狼”式的资金运作,在宏观调控下遭遇银行收紧银根,最终使企业背上沉重的高利贷债务负担。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