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建:像生产面包一样生产服装
先出场的却是另一位周董,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他的讲话显然没有得到粉丝的热烈响应,鉴于大家都在热待周杰伦,他只好尽量压缩讲话时间。
但周成建并不介意被冷落。在导演了一出又一出营销美特斯·邦威的好戏后,他已经在考虑和世界上最大的几个服装品牌同台竞技如何制胜的问题。
8针与16针
最近5年,形象代言人的做法似乎越来越费钱又不讨好。但是周成建三年前签约周杰伦一事却被视为一次成功的商业运作。与周杰伦目前的天王级身价相比,周成建当初签约付出的是一个非常划算的价格。
过去三年,周杰伦人气指数一路飙升;过去三年,周成建也用最快的速度又开了1000家门店,这个数量是他过去20年开店数量的总和。周杰伦酷酷的单眼皮形象不停地被复制到全国各地,甚至远输新疆和田的美特斯·邦威门店。现在连南疆年轻人,也开始听周杰伦的饶舌歌。
最新开张的南京东路9000平方米的旗舰店刚好是美特斯·邦威第2000家门店。在这家门店,可以看到美特斯·邦威第一次将旗下服装按照男女“校园”和男女“都市”两个系列陈列。
这或许离不开H&M、ZARA这些快速时尚巨头冲入上海滩后给周成建提供的灵感。这些祭出国际时尚旗号的品牌都将商品按照不同性别、不同风格进行陈列,对配饰做了强化处理。在南京东路旗舰店里,美特斯·邦威的配饰部分也比以前更加突出。
H&M开业时,美特斯·邦威曾派出专人去研究它们店里的各种细节,包括陈列、周转速度、服装标签上的面料等级和针织手法等。“他们大多只用8针面料,而我们都是16针的面料,他们用料比我们便宜。”一位美特斯·邦威员工曾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
虽然在同类型服装中,用料稍贵,但美特斯·邦威的价钱却并不贵,在中国市场,美特斯·邦威的产品广受欢迎,价格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是周成建有信心对抗欧美巨头的原因之一,而另外一点,则更为重要,在服装业界传言,刚刚进入上海的某大品牌在开张热销后,最近销量下降了一半,原因就在于许多第一批买回衣服的顾客发现,他们还是按照欧美人的体型设计衣服,而中国人尤其是华东地区的中国人体型明显不如欧洲人高大。
在中国市场上几十年的精耕细作,周成建对中国人的偏好和消费心理已经熟稔,这也加强了他的信心,“服装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说到底,我就是个裁缝。从一个村庄的裁缝,变为一个城市的裁缝,现在有幸成为中国的裁缝,希望以后还能成为全球的裁缝。”他说。
- 服装零售的冬天来了?且看各家如何应对 (11-27 09:10)
- 美邦陷转型困局已“泯然众人” 从净利12亿到亏损 (11-25 14:24)
- 美邦服饰三季报净利锐减178% 渠道+童装多方出击 (10-29 08:28)
- 美特斯邦威逃不出的库存困局 (10-14 09:30)
- 美特斯邦威业务陷亏损痴迷于互联网 森马依靠儿童产业转型 (09-28 11:21)
- 美特斯邦威陷入亏损:多品牌策略拖累其业绩 (09-24 13:51)
- 美特斯邦威牵手李易峰 开启男色时代“双代言” (07-16 08:27)
- 美特斯邦威2014年营业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6% (02-15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