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大多穿过大朗毛衣 羊毛衫名镇成长之旅
那时每年大朗荔枝的年产量都可达到三四千吨,几乎占了整个东莞荔枝收成的四分之一。大朗“荔枝之乡”的美誉渐渐传开,越来越响。
1979年这一年,大朗的农民还在忙于照看自己的荔枝树时,香港人卢成培在大朗籍好友吴彬的推荐下,看中了大朗大井头荔枝园林中的1万多平方米的地。
要设厂就必须先把荔枝树砍掉。一边是曾经赖以为生的果树,一边是不知为何物的工厂,大井头的几百户果农艰难地进行着抉择。大队干部花了一个多月一家一户做工作,许诺优先进厂,这才得以让钢筋水泥搬进荔枝园林中。
“砍掉了好几百棵荔枝树,有的果农抱着果树哭了好些天”,当时在大井头大队专门负责碾米的叶暖深说。1979年5月,曾经的荔枝园林上竖立起一栋庄园式的厂房。
◎发展初期
本地人进厂学技术管理
分田到户,责任承包制,大队解散,在大锅饭时代专在大队碾米的叶暖深顿时“失业”了。何去何从,是当时不少大朗人面临的抉择。
当过兵的叶暖深敏锐地意识到,进毛厂工作是个不错的选择。但那个时候进厂的难度可大了。除了大井头被砍果树的农户外,其他村民要想进厂,必须找大队干部写个批条才行。
凭着与当时大朗镇镇长的私交,叶暖深拿到了镇长的进厂批条,进到刚刚成立不久的大朗毛纺织一厂,并当上了车间主任。叶暖深说,当初改革开放的思想才刚刚启蒙不久,思想不像如今那么开放,甚至连毛厂起个名字都大费周折。这就是工厂为何起名叫大朗毛织一厂的原因。但在出口时打的是香港协和厂。
大朗毛织一厂最早的工人,都是清一色的本地人。那时候,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工人们都毫无所知。卢成培从香港请来一名主管以及几名师傅手把手地交工人操作机器。而卢成培本人也仅是在开厂初期经常来大朗,后来就很少来。叶暖深回忆,他在毛厂做了十年的车间主任,只见过老板两回。
好学的东莞人逐渐地在毛厂里站稳了脚跟,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拉机的技术以及车间管理学到手了。从香港来的师傅在半年后就回去了,还留在大陆全权打理的主管也放心地赌起了马。“每周在厂里呆两三天,香港一跑马他就跑回去了。”叶暖深也在车间主任的位置上越坐越稳。
第一桶金用来买织机
大朗志上为这家大朗镇第一家来料加工的毛织厂写下了浓墨的一笔。大朗毛织一厂厂房面积一万平方米,工人1900人,设12个车间,两间分厂,引进毛织机械设备2000台,具有织衣、缝衣、洗涤全套生产毛衣程序,是东莞市最大规模的毛织厂之一。
就在毛织一厂投产不久,刚退伍回家的陈贵德也面临抉择。进厂,他没有关系,又不甘心务农,陈贵德只能外出打工。最初在广州火车站抬铁轨铺铁路,后又去深圳搞建筑。几年建筑水泥工的生活,陈贵德挣了点钱,加上香港伯父资助一部分,与兄弟等人买了一台五十铃货车。
陈贵德兄弟不分昼夜地轮番拉,专门跑运输拉饲料。从深圳拉到南海、佛山等地。到1983年时,陈贵德兄弟又买了两辆货车,还请了两个司机。为赚钱,陈贵德几乎是把命都搭了进去。疲劳驾驶是经常的事,一次车祸中还压断了腿。
就这样,搞运输跑了5年,陈贵德攒到了第一桶金。看到红红火火的毛织一厂,陈贵德有了自己的算盘。“与其找关系进工厂,还不如自己开厂。”
1985年,陈贵德与陈贵明兄弟俩用积蓄下的钱,托朋友从香港买了20台每台价值3000多元的手摇纺织机。设备有了,可技术、管理对陈贵德兄弟来说,又是一穷二白。只能又是从香港找来师傅。“当时为了学习好技术,兄弟俩一天24小时有超过20个小时是呆在机器旁,一边生产一边学”,陈贵德的堂弟陈敬东说。
◎民企起步
本地人自开毛作坊
在毛织一厂设立不到五年的时间,工厂的规模翻了一番。卢成培也着手在常平以及大朗黄草朗设立了两个分厂。看到大朗毛织一厂如此成功,香港的毛织厂纷纷向东莞大朗镇和周边镇区转移。为了便于辨认,相继取名为大朗毛织二厂、三厂……毛织九厂。
据大朗镇政府统计,1979年,港资企业以“三来一补”的形式开办第一家港资毛织企业,至1993年时,逐步增加至100多家毛纺织企业。叶暖深说,在这期间,他只见过一家五金厂落户在大井头,其他的都是毛纺织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