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茧丝绸行业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展望
(五)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增加出口创汇
30年来,我市丝绸出口创汇一直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累计出口达10亿美元。主要呈以下特点:一是直接出口高速增长。目前,我市丝绸出口企业已达31户,比2000年增加了18户,长叶、顺成、嘉兴等一批新加盟的丝绸贸易型企业,促进了我市丝绸产品的出口创汇,壮大了出口队伍。2007年全年完成出口总额8176万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直接出口企业15家,完成出口2495万美元,同比增长44%,占出口总额的30.5%。二是重点企业出口稳步增长。2007年,六合集团、依格尔、长叶纺织、顺成丝绸和新立新(阆中)等丝绸企业出口金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99%、50.4%、43.2%、102和30%。三是对欧洲市场的出口比重增大。我市丝绸商品直接出口到了39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和欧洲市场,产品远销美国、欧盟、巴西、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等地区,市场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2007年,我市对印度直接出口567万美元,同比增长191%;对巴基斯坦出口254万美元,同比增长94%;对欧洲出口896万美元,同比增长42%。对亚洲和欧洲两个主要市场的出口比例分别占到了51%和36%。四是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我市丝绸出口商品主要包括丝类、绸类、丝绸制成品(含真丝服装)三大类23个品种。出口产品从过去的以生丝、绸缎相对单一的出口品种为主,已逐步发展成为以服装、面料、床上用品、领带、丝毯等多个品种并存的局面。据海关数据显示,2007年桑蚕丝(生丝)出口376万美元,占丝类出口的91%;含丝超过85%的桑蚕丝机织物出口1173万美元,占绸类出口的78%;银河丝制地毯出口265万美元,占丝绸制品出口的46%。2007年,绸出口1503万美元,同比增长65%,丝绸制品出口577万美元,同比减少9%。五是生丝出口呈现价跌量增的特点。2007年,生丝出口平均价格每吨2.35万美元,比2006年价格水平下降23%,而出口量却达到160吨,是2006年出口量的7.6倍。
(六)市场体系建设加快,集聚效应得以体现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健全和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茧丝绸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我市茧丝绸生产的比较优势。我市重点培育一批以贸易为龙头、贸工农紧密结合的茧丝绸企业集团和企业,建设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茧丝绸出口生产基地,提高我市茧丝绸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占有率。2007年,投资5000万元的中国西部茧丝绸交易中心已有4家企业入驻。以展示南充丝绸行业发展的丝绸博物馆、丝绸主题公园也正在抓紧建设。全市县级规划的12个工业集中园区中,有10个属于丝绸生产基地。市上规划的4000亩丝绸服装产业园,已建成的1000亩城南工业园区中,来自深圳等地的12户企业已入园。我市正在加快由“茧丝绸大市”向“茧丝绸强市”的转变,巩固和提升我市在全省同行业中的“龙头”地位,努力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基地、一中心”的丝纺发展目标,把我市建成名副其实的“丝绸之都、服装之城”。
二、南充茧丝绸发展的前景展望
(一)发展前景
随着高新技术不断地被应用于改造传统的茧丝绸产业,更多更好的茧丝绸新产品势必不断问世,茧丝绸产品蕴含着不断增长的消费潜力。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中国经济的崛起,丝绸消费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将保持不断增长的发展势头。南充茧丝绸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现实的比较优势: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配套的科研、教学、生产、贸易完善体系,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南充人对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有难以割舍的感情,成为整个行业经久不衰的内在动力。当前全球纺织品配额逐步取消,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政策,为我市茧丝绸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紧紧抓住机遇,创新思路,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坚持不懈,南充茧丝绸业大有可为。
(二)发展目标
我市茧丝绸行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一增”(蚕茧生产实现较大增长)、“两快”(蚕农收入、出口创汇快速提高),“三优”(优化产业布局、优化产品结构、优化人才队伍)、“四化”(蚕桑基地化、技术高新化、产品特色化、经营国际化)、“五提高”(产业集聚度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品牌知名度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到2010年,把南充丝绸产业建设成为:西部重要的优质蚕茧原料基地;西部最大的丝绸(服装)生产加工基地;西部茧丝绸集散交易中心。具体指标是:全市桑园面积总量达到100万亩,发蚕种80万张,收购鲜茧2600万公斤,桑蚕丝产量3000吨,丝织品产量5000万米,印染加工量8000万米,服装(服饰)1000万件;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实现税金1亿元,实现利润8000万元,出口创汇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