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茧丝绸行业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展望
(三)发展举措
一是优化布局,加快蚕桑基地建设。蚕桑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产业化,重点在于基地建设,从而形成规模和竞争优势。我市要紧紧抓住国家商务部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和市委、市政府实施的蚕桑“百万工程”带来的发展机遇,制定好蚕桑发展规划,积极申报落实项目,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力争在全市建成4—5个“国家级万亩生态蚕茧基地”,实现栽桑养蚕的规范化、规模化、基地化。
二是扶优扶强,提高产业聚集度。要积极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确保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要加快实现“缫丝自动化,织绸无梭化,产品特色化,市场国际化,管理现代化”的现代生产经营模式。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通过内引外联、重组、兼并、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组建贸工农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逐步淘汰规模过小、质量较差的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是做强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南充丝绸产业要形成自身的特色,要在“小商品、大市场,小资本、大积聚”上做文章。要把传统产品做优做精,积极占领高端市场。要把精深加工和终端产品做新做特,大力促进丝绸消费。要把拳头产品做大做强,努力打造知名品牌。要把丝绸旅游产品做好做优,切实开发“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良好商机。
四是建设市场,打造丝绸集散交易中心。要依托光彩大市场建设,着力将我市打造成为辐射整个中西部地区的茧丝绸产品集散地和丝绸交易中心,发挥市场对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品顺畅流通。要积极实施现代营销战略,加快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建立现代营销管理体系,构建现代营销网络,创建“终端销售”新模式。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快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优化出口结构,逐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国际化水平。
五是培育项目,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要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茧丝绸资源优势,创新举措,抢抓机遇,加大对外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实现技术、装备和企业管理模式的更新换代。要以丝绸骨干企业为重点,依靠技术、人才、研发、信息、营销、品牌和中心城市的优势,提升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大力发展附加值较高的出口服装、绸缎、床上用品及丝绸旅游制品的主导产品,不断延伸和壮大产业链。
六是政策激励,落实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要大力营造加快茧丝绸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建立和完善茧丝绸发展投入机制。要加强行业协调和服务工作,积极规范和完善市茧丝绸行业协(商)会组织形式和功能。要大力培育现代营销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蚕业生产、丝绸加工、服装设计、对外贸易的专业人才。要弘扬茧丝绸文化,努力打造“中国绸都”的城市“名片”,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宣传丝绸产品所特有的天然、绿色、环保特性,引导消费,拓展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