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男装营销面临尴尬催生种种怪现状
生意社9月18日讯 中国男装营销,怪就怪在,很多企业明知道一些做法不合适,但还是去做了。所以,对于这些怪现状,重要的不是再度解读,而是提炼总结出来,让企业自己去反思。
营销,对中国男装的发展绝对功不可没。但营销,也让中国男装的发展面临尴尬。一浪高过一浪的男装营销背后,催生了种种怪现状:
1、营销=广告
广告是营销,但营销不等于广告。这个不等式,谁都知道。但真正操作起来,却有很多人将中间的不等号换成了等号。结果,自然无法理想。因为,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在偷工减料,注定建不起合格的营销大楼。
依文集团总裁夏华:对于女装来说,不管企业怎么打广告,还是消费者自己选择;而男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则通常被认为是传播式的,见得多了,大家就会去买,因为中国的男人对于服装的选择上,可能没有自己更多的想法。现在也不是这样了,也不是广告打得好就得卖得好。
新郎希努尔集团董事长王桂波:一个品牌能否被人所熟知和钟爱,单靠广告投放是不行的。首先要保证产品本身是好的,不能出现任何形式的广告欺诈。无论价格高低,提供给顾客的都要是高质量的精品,并保证产品的物有所值。
再次,延伸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也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方式。新郎在业界率先提出终生免费干洗,就是我们对售后服务的延伸,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称赞。所以,一个服装品牌能否长期发展下去,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设计、款式的确很重要,但是服装的品质、品位、服务等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
爱登堡执行副总李明欣:我将这种狂轰滥炸式的广告称为“中国本土式的营销方法”。国外服装品牌不会这样做。国外品牌一般对店比较重视,把每个店做好,然后不断通过店去复制。中国男装之所以出现这种“中国本土式的营销方法”,这可能有一定的国情所在。
2、无基础
战争讲究“不打无准备之仗”,但营销商战中偏偏有人以为不关痛痒地空吆喝一阵、忽悠一阵就能奏效。但其实,消费者已经越来越聪明,有没有谱、是不是货真价实,他们一听就明白。
左岸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设计师洪金山:广告不是品牌必须要的东西。国外很多品牌做广告,都是在设计、产品、管理等品牌内部的东西都做好的基础上才去做。广告只是一个卖点而已,是辅助性的东西,助产品发光发亮。而且,只有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广告,才有力度。而很多企业却本末倒置,以为广告就等于营销,以为广告打得响就能怎样。这个方法现在越来越不奏效了。这样做营销,面上的帮助是有的,根上的帮助是没有的。消费者是不能欺骗的。
3、与设计打架
设计对服装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男装企业对营销的偏爱,也是有目共睹。所以,这两者要是打起架来,后果不堪设想,只能是两败俱伤。
著名设计师计文波:有的品牌的设计师和营销总监会干仗,最后两个人都离开这个品牌,使得品牌遭受重创。所以,服装企业在做营销之前,也必须做好这两者之间的协调。如果他们各做各的,后果不堪设想。设计师如果不买营销的账,那么不可能听取营销人员的意见,哪怕是有意义的;营销如果不买设计的账,则不会欣赏自己品牌的服装,就很难说面向市场的营销能做成什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