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好时光已经过去了吗? 中国制造遭遇困境


http://www.texnet.com.cn  2008-09-18 14:33:35  来源:新民周刊 收藏

“世界工厂”何去何从,已到关键时刻

生意社9月18日讯 刚刚结束的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界的盛事,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成绩的最好肯定。16天狂欢之后,生活回到常态,我们面对的是严峻的经济形势。

三个问题导致了严重的局面。

首先是房地产业的危机。政府卖地和银行宽松的信贷政策被认为是房价高涨的主要原因,而国际热钱和国内炒家借此机会把泡沫推到了顶点,现在,随着境外资金撤出,房价已高处不胜寒,行业面临衰退。

世界经济因为美国的次贷危机而陷入低潮。世界上最大的三个经济体: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需求不振,中国出口制造业的外贸订单随之减少。尽管中国的出口在2008年仍在增长,但增幅已经大幅度下降。这预示着中国2009年可能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

导致出口制造业困境的还有成本上升。这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原材料、能源和土地涨价、劳动力成本和环保成本增加,以及针对出口的税收优惠越来越少。低成本是“中国制造”在国际竞争中胜出的主要武器。20年来,正是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土地和能源,引导制造业从台湾香港地区以及马来西亚等地转移到中国。现在中国正在丧失这一竞争优势。

我们的采访发现,制造业资本正在始寻找更加廉价的制造基地,而中国地方政府的官员一边忙着挽留辖区内的企业,一边筹划着转型。地方政府的努力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

和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10年才发展起来的房地产业相比,“中国制造”不仅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还吸收了一亿左右的就业人口,其中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中国制造”的前景关乎社会稳定和改革的未来。只有将“中国制造”留在中国,才能为进一步的改革和经济升级赢得时间。

好时光过去了吗

有人认为,好时光已经永远过去了;有人认为,好时光总是一波一波的,去了还会再来。

在一片拥挤、楼层低矮的厂房前,郭先生忧心忡忡地谈到他利润越来越薄的生产线。天刚下过雨,但是只有负责精密组装的车间里开着空调,郭先生的办公楼非常闷热,而且连灯都关掉了。

缺电的情形在2008年的夏天再次变得严重起来。镇上来打了招呼,让工厂尽可能地节约能源。谈话进行了15分钟后,每个人都大汗淋漓,这无疑让访客对这家工厂所面临的困难有了更加深刻和直观的感受。

最后,郭先生抱歉地建议就在办公楼下的大门口谈话,因为那里可能会凉快些。他谈到的话题: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劳动合同法和全球范围内直线下降的笔记本电脑价格,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从长三角到珠三角,记者走访10年来蜚声世界的“中国制造”的基地,企业主、技术专家、政府官员和经济学者,都在谈论同样的话题,像刚刚经历过流行性感冒肆虐的地区一样,每个人都表现出类似的愁绪和对未来的茫然。

只有那些各不相同的怅然表情,才能给这些话题增加一些个人色彩。顺着郭先生的指点,放眼望去,一片本应是秀美的江南风光的土地上,能够看到的都是密密麻麻、和他背后类似的厂房;但郭先生本人看到的,是每个厂房里都有若干和他一样承受着重重压力的人。

这些厂房坐落在昆山淀山湖镇,距离上海青浦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这里的景象正是上海郊县和昆山各乡镇的缩影,也是“中国制造”的缩影。

最好的时候过去了

如果一家制造企业只有500名员工,厂房占地仅仅30亩,很难让人相信,它能够代表“中国制造”的规模。然而,全世界每四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装有郭先生的产品——一种为笔记本电脑的CPU散热的装置。

叉车将原材料卸下卡车,进入车间,在那里,工人将铜管切割成长短粗细不一的材料开始,经过一系列加工,最终成型的铜管堆放在一起,郭先生示意可以感受一下这种产品的导热功能。只需捏起一根铜管,把它的一头浸在热水中,另一头在瞬息之间就感到了热水的温度。

制作散热模组的工艺的原理看上去如此简单,铜管是热的优良导体,能够极快地传导热量,可以让笔记本的核心元件 CPU高速运行而不用担心因为过热而损坏。50年前,这种工艺的原始形态只是应用于美国的航天科技上。卫星在太空中运行,面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摄氏300到500度,而背阴的一面温度会下降到摄氏零下100到200度;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够承受这样的温差。最终,NASA的专家决定用铜质材料将卫星包起来,使卫星的表面温度保持一致。最早的笔记本电脑在日本发明出来之后,这一技术方案被用来解决电脑元件的散热问题。

1998年,郭先生从美国返回台湾时,高速成长中的笔记本电脑行业欣欣向荣,台湾已经成了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基地。他进入一家从事传统五金制造的公司,开发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散热方案,而当时充斥市场的都是美国和日本的散热方案。

这一年,一根20厘米长、直径3到4毫米的散热管价值10美元。在每台笔记本电脑售价5000到8000美元的时代,没有任何人觉得散热管的价格太高。

在一个一切都在成长的市场里,郭先生的成功故事也是最常见的。他和一位营销人员拿着自己发明的导热管,等在电脑制造厂门口,向下班出门的工厂负责人推销,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自己的产品可以战胜美国和日本的产品。当台湾的生产商最终接纳了郭先生的产品后,散热元件的价格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跌到了2美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中国制造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要闻
进入要闻>>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