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调查】 绍兴:强势政府护盘
正因为此,很多银行在企业问题爆发后,难以下手对企业及其担保企业收贷。个中原因,并不仅是来自地方政府的干预,也是指望在政府的担保下,企业撑过眼前难关便可万事大吉。
四家企业相继出事之后,浙江当地一些银行业内人士已在反思。前几年浙江经济发展太快了,企业盲目扩张,上了规模之后,银行送贷上门,银企地位发生了扭曲。“像华联三鑫这样的大企业,出事之前,银行定是竞相放贷,一再放低要求。”一位当地银行业内资深人士说道。而地方政府恨不得自己辖区冲出个中国五百强,世界五百强,只关心在自己任期内有多少大企业,搞出多大GDP。至于产能是否过剩,企业扩大后,是否有竞争力,都不在关心之列。
政府“三张牌”
绍兴市辖下的绍兴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宁波,西邻杭州,是全国闻名的“纺织基地”,2007年生产总值541.49亿元。但今年以来,倚重出口的绍兴县受到了次贷和汇率的双重冲击,产业和金融环境双双恶化。自三季度以来,银行放贷节奏显著放慢。绍兴县副县长孟柏干介绍,至9月末,全县贷款增加额不到存款增加额的一半。
绍兴县的一份政府文件称:“初步统计,绍兴县多数企业是微利和持平,个别企业采取限产减员等措施,来苦撑熬冬,甚至个别大的纺织印染企业出现了破产、待重组的现象。”
文件还称,“近段时间异地资金抽资加剧,仅在9月异地银行就从辖区内五家集团企业‘抽资’9.8亿元,这大大加剧企业资金链紧张程度。”这份文件称,华联三鑫引发的连锁反应已经为政府最担心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敲响警钟”。
对于四家企业引发的危机,绍兴县政府开出的批量挽救药方有三:一是最快速地推进企业重组;二是稳定银行阵营;三是以政策优惠化解担保风险。
绍兴市副市长陈月亮也强调,在企业风险处理中要打击三种人,一是“地下钱庄”;二是经济上有问题的企业法人或相关人员;三是其他经济犯罪。“民营企业搞得好,自己很潇洒,搞得不好一走了之,这种情况不行。”
而绍兴县县长冯建荣曾表示,2007年县财政直接可以动用资金170亿元,今年肯定超过200亿元。“200亿调控一个县域经济,我认为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他说,“我们有这个财力,财大才能气粗,才能当着行长的面说这个话。”在稳定银行信心之余,绍兴县还提出具体要求,希望银行对各企业贷款恢复到年初水平。
银行目前仍在观望之中。“这(恢复年初供贷水平)只是县里自己的期望而已,省分行如何向总行交待?”一家银行方面与会人士坦承。事实上,绍兴县政府的财力虽有一定说服力,但各家银行行动并不一致。一些商业银行不愿直接与地方政府对抗,没有收缩当事企业贷款,却收缩了与担保企业相关的第三方企业的贷款。绍兴企业的问题已令一些上下游客户提高警惕,有些客户甚至直接撤单。“现在我们做生意都是现款现货,没有人再给你账期。”一位贸易公司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
不少未被卷入的当地商界人士则担心,绍兴县政府的强力救市举措会引发道德风险。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经营乃至倒闭清算拍卖,不应由政府越俎代庖。在政府操刀主导的过程中,纳税人的钱被拿去贴补少数本来就经营不善的企业,公平原则难以保证,难免引发寻租嫌疑。
截至目前,绍兴县并未急于用国资买单。在华联三鑫、江龙控股等四家企业的风险处置中,绍兴县提出“企业主体,政府主导”的原则,首先选择优势企业以最快速度重组,恢复生产。而政府手中的两张“王牌”,主要是减免税收,或改变土地用途返给企业部分款项。
各“问题企业”的命运并不相同。华联三鑫在获得绍兴县内的浙江远东化纤集团与绍兴县国资平台——滨海工业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注资9亿元和6亿元之后,已定于11月7日复产,破产之虞不复。江龙控股则因债务过于庞大,尽管政府官员宣称要解决其涉及的担保关系,但若不先给巨额债务“瘦身”,对重组企业来说缺乏吸引力。
“自己摊子已经够多了,再去承受一个,哪里承受得起?”绍兴县一家大型印染企业的董事长说,“要‘瘦身’了,不能再搞什么扩张和发展了。以后小心一点,做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