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滑重忧 中国外贸政策全面“转身”
生意社11月24日讯 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上周末联合发布公告,暂停加工贸易限制类保证金台账“实转”政策。至此,包括近几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减免出口关税和特别出口关税,去年出台的多项外贸政策已几乎全部“回调”。
商务部就此给出的理由是:为了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缓解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压力,保持外贸稳定增长。
去年政策调整有其效果
2007年7月1日,中国对2831项商品下调出口退税率;当年8月开始对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业务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
所谓“实转”,即此前企业凭借加工贸易手册申请进口原料时,不用缴纳进口关税和增值税。但需要向海关指定的银行账户里存入与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等额的保证金,并在出口核销后由海关退还。现在,大部分企业都不用再实际缴纳保证金,此即所谓的“空转”。
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中的全部出口类产品和进口类中的轻纺产品,共计2125个十位商品编码,占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种类总数的95%。这些商品2007年加工贸易出口300亿美元,进口40亿美元。据测算,“实转”变回“空转”将帮企业减少年资金占压约185亿元人民币。
而在出口退税方面上,相关部门近期已经三次上调退税率,外界一直在流传,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上调至17%。
“目前这些政策回调了,不能说是当时矫枉过正,”商务部研究院一位资深专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去年出台的政策效果是好的,控制了外贸顺差,也没有导致出口大幅下滑,调整了外贸结构的同时,促进了中西部出口的增长。”
现在“救”出口并不晚
商务部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其实商务部一直主张维持17%的退税率不变,但由于中国外贸的特殊性,才使得退税成为政策工具。”
而在国际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把出口退税作为中性的贸易政策,实行“全征全退”,以避免商品在出口国和进口国双重征税。
而上述商务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救”出口并不晚,有些政策原先是准备放在明年初出台的,但现在的外部情况已经很糟,不能等到出口下滑到危险的时候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