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G陷身广告催债、产品质量投诉僵局
对于一直“不按牌理出牌”的李亮而言,戛然而止的调整本无可厚非。但是不断爆出的广告商逼债,却使得外界有机会用放大镜观察PPG的广告投放问题。
以上海中润解放传媒有限公司的追债广告为例,该公司广告中心总经理洪卫称,“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两家公司的事情原本想友好地解决,但事与愿违”。截至2008年3月25日,PPG(上海)有限公司累计欠前者2007年广告款165万余元,中润方面经过多次催缴,PPG没有给任何答复,中润公司法务部随后发出律师函,对方接收后依然没有任何回音。
中润方面只能用广告版面来昭示他们的诉求:“望贵公司(PPG)从公告之日起立即与我公司联系,履行广告合约之支付广告款义务”。“尽管只有4万多元,但我们咽不下这口气!”上海旷视广告有限公司干脆将PPG告上了法庭。这笔原定于2004年8月就要付清的总额19.3万元的广告费至今还有4万元未能结清。
讨债难的原因是,当初与旷视签订广告合同的公司是上海佩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而按照PPG的官方说法,“上海PPG服饰有限公司与上海佩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两个完全独立而不同的公司。自从上海佩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将品牌整体出售给PPG后,相互间没有任何关联”。“没办法,法官去强制执行时都发现他们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但就是没人认账。”上海旷视广告有限公司虽然赢了官司却无法收到钱。
对此PPG方面的解释是,“为什么全国这么多媒体都没有拖欠,为什么我们会在这些小钱上打官司,肯定是双方合作有瑕疵。”
官司的背后永远有各自的理由。没有广告投放的PPG,停止了大把撒钱,没有博得“节俭”的美名,反而遭遇了现金流紧张的质疑。
“需要有新的广告投放政策,90%的广告预算要投向我们的新市场,而北京上海这样的老市场只需要10%的广告预算来维系就好。”今年3月,PPG首席市场官赵奕松表示新的广告投放计划正在规划中。
最新消息是,5月份PPG新一轮广告攻势将拉开序幕。李亮表示:“重点不再是在平面媒体,而将更多出现在电视广告平台。”
库存门
对PPG商业模式的最大质疑是,如果PPG将库存周期从传统行业的45天缩短到7-10天,那么29元的清仓处理说明其库存压力非常大
相比VANCL的68元第一次购买的促销低价,PPG在去年12月27日更推出了29元的清仓大甩卖。
这个让业内跌破眼镜的低价促销广告,如同一枚炸弹将PPG身上的所有光环剥去,唱衰PPG的舆论从此刻全面展开。
甩卖的网站是一个全新的网站——www.ppgsale.cn,和PPG的官方网站www.ppg.cn并没有任何直接链接。但是人们还是迅速发现新网站甩卖的全部是PPG的库存产品。
VANCL的CEO陈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自己在第一时间就购买了一批特价衬衫,发现主要是尺码偏大,质量并没有什么问题。陈认为“应该是前期设计和对市场备货预估过高造成的积压”。“这是企业前期销售预测和市场实际需求脱节造成的。”6688的总裁王峻涛也购买了这些衬衫,他认出这些衬衫的版型是欧版,并不适合中国市场。
陈年认为PPG完全可以将这批产品的商标剪去,以同样的价格全部处理给经销商——很多服装品牌都是这样处理存货的。“不可理解,为什么要自己跳到前台惹一鼻子灰呢?”
王峻涛认为PPG这样的举动太过轻率了,这场降价和其一贯塑造的形象有太大的落差,而且更让人相信PPG衬衫的成本低于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