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既需添衣御寒 更要强身健体
这种低成本经营是以低要素价格为条件支撑的,对市场规律产生了扭曲,使得中国不堪其负,所以调整是必然的。目前的能源价格调整、土地政策变动、劳动合同法出台等,使得企业的固定投入和变动成本越来越高,而且这种提高是趋势,而不是短期的变化。随着低成本优势的消失,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开始受到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产品的挑战,它们的价格更低,对海外买家更具吸引力。这两大因素的作用,使得中国的大量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行业的中小企业的未来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必须寻找新的突破路径。
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有数据表明,我国中小企业现在工商注册的已超过1000万户,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60%、57%、40%、60%左右。不仅如此,中小企业还为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提供了巨大的保障,据了解,我国目前在工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人数约为1.4亿,其中在中小企业就业的就有1.05亿,占75%。
可以看到,数量占我国企业99%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当目前处于金融危机中的中小企业遇上发展瓶颈时,便会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是当前我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
扶持政策出台
2008年10月,经国务院会议决定,自2008年12月1日起,将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它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外界认为,这一决定彰显了中国政府拯救“中小企业”的决心。
之所以有这样的论断,是因为在此之前我国已两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两次调整都是在今年下半年完成,调整密度如此集中,在我国1985年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政策以来尚属首次。今年的第一次调整规定,自2008年8月1日起,纺织品及服装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同时取消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的出口退税;11月1日起的第二次调整总计覆盖3486项商品,主要包括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
而最近的此次调整共涉及3770项产品,约占全部出口产品的27.9%。可以看到,我国政府正在将扶持的范围更加扩大化。
同时,此次调整的力度也更大,商务部日前发布公告称,从12月1日开始,将轮胎等部分橡胶制品、主体或全部以人工速生材为原料的部分林产品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9%;将金属挤压用模等部分模具、玻璃器皿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11%;将冻对虾仁、冻蟹等部分水产品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13%;将箱包、鞋、帽、伞、家具、寝具、灯具、钟表等商品的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将牙膏等部分化工产品、石材、铝板带等有色金属加工材等商品的退税率分别由5%、9%提高到11%、13%;将农用泵、摩托车、自行车、家用电器等部分机电产品的退税率分别由9%提高到11%,11%提高到13%,13%提高到14%。
中国人民银行11月26日宣布,将再次下调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自12月5日起,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实行差别调整,中小型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这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
企业表态:当然是利好
如果有产品位于此次调整之列,对于企业来说将有着不小的实惠。以纺织品为例,今年8月1日,中国将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从11%上调至13%,11月1日继而上调至14%,在本次调整后,纺织业的出口退税率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对此,纺织企业的负责人感觉分外欣喜。
浙江一家小型服装企业的负责人徐某分析道,他的企业现有300余台车位,年销售额5000万美元,员工300名,在出口退税为11%的情况下,他们的利润率最多只有6%,而按17%的出口退税算,他们的利润率将有望达到10%,这意味着他们能多挣50万人民币。徐某表示:“这肯定是一个利好消息,直接影响就是对出口企业能够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出口企业将因此多了缓冲时间,多了信心。”
海关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接连提高出口退税率将发挥政策组合拳的优势,对进一步扩大出口、提升相关生产企业信心方面会有较大促进作用。出口退税率的上调直接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增加了企业的利润,这项利好对企业来说是最直接而迅速的。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表示,调高包括鞋帽等纺织品在内的出口退税率是符合国家当前外贸政策的。中国目前外贸形势比较严峻,再次动用行政手段提高出口退税,对缓解外贸生产企业资金链的紧张无疑是一丝福音,将有助于减轻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压力。但出口企业不能仅看到眼前的利润回升,更要利用这个机会致力于产业升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而不能盲目地重打价格战,把出口退税的利益让给采购商,否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任何促进作用。从长远来看,企业还是应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升级换代等措施来应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并实现整个行业的提升。
中小企业亟待强身健体
尽管我国政府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但毕竟起到的只是外因的引导作用,我国中小企业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自身所面临的困境,并在今后进入良性发展的阶段,还需要从自身做起,应时而动,积极调整。这种调整不能再局限于以往“治标不治本”的一时过关,近年来,呼吁我国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声音不时见诸报端,然而,直到此次金融危机爆发,我国中小企业集体陷入困境时,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也没有取得明显的长足进展,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我国企业的行动力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