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造就纺织服装产业百舸争流
生意社12月22日讯 改革开放的30年,是“大纺织”产业群百舸争流、普遍得到高速持续发展的30年。对中国服装工业而言,更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发展、大升级的时期。其发展速度,其发展质量,以及由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都远远超过了当时(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包括业界人士)最乐观的估计。
近现代工业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中国服装工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的大发展、大升级集中体现在:
在纺织服装业高速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彻底终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经长期牵挂着的“人民衣被甚少”的局面。城乡人民普遍地始则实现“温饱”,继而迅速趋向服装服饰多样化、时新化以至个性化,在“衣食住用行”五项基本生活需要中率先达到“小康”。现在已完全可以这样说:人民群众的衣着问题,是中国的小康社会建设中最先基本达成目标、最为圆满的一环。
由服装工业的庞大规模、完整体系和国际市场竞争力造成了“中国制造”服装外贸出口的巨大能量。“中国制造”的各式各样、物美价廉的服装,大举进入国际市场,进入发达国家一些最著名的连锁商业系统和大百货公司。在全世界服装贸易出口总值中,“中国制造”的服装已三分天下有其一。近年来,产品档次也在大幅度提升。曾经遭受外人嘲讽的“地摊货”时期,早已成为历史。
由服装工业的庞大产、供、销规模造成的对国家(包括中央、地方)财税收入的贡献,对全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作用,以及为全国城市、乡镇创造就业岗位的作用,在当代中国实体经济各行各业中,都已位居前列。由服装外贸出口创造的贸易顺差,近年已达到全国各类商品外贸顺差总额的一半左右。
服装制造业自身,在改革开放30年间,完成了由工场手工业到现代工业的过渡。服装制造业在改革开放30年间的大发展,是与“大升级”同步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30年间,全国各地“二轻工业(手工业合作总社)系统”和商业系统在发展服装企业方面作了很多努力,并发展到相当可观的规模。但限于资金实力、科技水平和城乡人民购买力,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还主要是一些由几十台、百余台家用缝纫机和几块台板装备起来的集体所有制小厂以及一些“前店后厂”的缝纫工场,总的来看还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1970年~1978年,国务院实行大轻工业部(纺织、一轻、二轻合为一个大轻工业部)体制时期,全国服装制造业的最高管理机构,正是“轻工业部手工业管理局”。纺织工业部系统的针织服装(内衣)厂和少量衬衫厂、风雨衣厂,机械化程度也不高,大体处于半机械化阶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中迅速发展壮大的众多服装企业,面对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形势,开始重视产品升级、工艺升级、设备更新。经过优胜劣汰,涌现出一大批现代化大型服装企业,如浙江的杉杉、雅戈尔、罗蒙、万事利、富润集团,江苏的红豆、雅鹿、波司登集团,湖北的美尔雅集团,山东的兰雁集团,广东的名瑞集团,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鹿王集团,上海的三枪集团等。这些大型企业,无论技术装备、生产工艺、生产管理方式还是产品设计,都已接近以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以这些新兴的现代化服装企业构成行业主体为标志,中国服装制造业大体用了十五六年的时间(1980年~1995年),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到现代工业(大工业生产方式)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