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中国服装业
除了被命名为服装名城、名镇的产业集群地外,还有一些以服装文化、商贸、时尚为主要特征,以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大连等)为载体的产业集聚地,这部分产业集群地正在发挥着文化、经济等优势,承载着中国服装向服装强国、向时尚产业跨越的希望。
点评:30年造就了享誉天下的“中国制造”。当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之际,它遇到的阻力也相应而生。30年后的今天,我们要问——服装,中国该如何制造?当贸易限制不断升级,当国家政策不再扶持,服装企业必须熟悉诸如转移、转型、升级、整合、创新等等词汇,向着国际、向着时尚,一路前行。
服装消费由“管”到“放”产业从“点”到“链”
政策关键词一:优先
●1979年,国家除了安排轻纺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23亿元以外,还增加了轻纺工业挖潜改造措施费和专项贷款15亿元。国家还在燃料动力和原材料方面采取了优先供应的政策支持轻纺工业的发展。这一年全国轻纺工业的增速达到9.6%,高于重工业7.7%的增速。
●1980年1月,国家决定对轻纺工业实行“六个优先”的原则,确定轻纺工业加快发展的步伐。六个优先是: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的措施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和引进新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
政策关键词二:放开
●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发出通告,即日起全国临时免收布票、絮棉票,对棉布、絮棉敞开供应。1984年不发布票和絮棉票。
●1986年4月,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指出:5年间纺织工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最终产品增长1至3倍;
●1992年8月,国家物价局颁布了新的价格管理目录,放开了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
服装业变迁:构筑“和谐服装生态链”
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30年的时间,中国的服装产业完成了从“点”到“链”的进程。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服装是凭手中有限的布票来购买棉布做衣服,除棉布外,其它布料市场上很少见到,即使有也很难买得起。人们以自行加工为主,很少购买成衣。衣服颜色、款式都十分单调。
国营纺织厂、小服装加工作坊、小裁缝、小摊位、国营百货店、消费者——这是改革开放初期,服装产业最初的几个“点”,通过这些点,服装就完成了从原料到消费者的过程。
30年过去了,服装面料已实现了多元化,混纺、毛、麻、丝、各种化纤等纤维种类繁多,织造方式也由简单的编纺向精纺、精梳、高温定型的高档次方向发展。款式、色彩的流行周期更是不断缩短,时尚已经走进大众生活。人们购买服装的场所也由过去的街边摊、百货店发展到专卖店、批发市场、网络等更多选择,卖场的环境也在不断提升。服装企业、商场的营销方式推陈出新,市场细分力度不断加大,中外品牌竞争激烈。
30年后的今天,中国服装产业不再是几个简单的“点”了,而是一条上下游完整的“链”,链条上拥有很多环节,每个环节又有着很多的层次,链条的一端已经连接到国际——中国服装的产业链不仅自成体系,还成为国际服装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进入21世纪的服装人所努力的,不仅是完整的产业链,更是和谐的生态链。
点评:对于不断将加工厂转移到比我们成本更低的周边国家的“洋人”们,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我们拥有高质量的加工体系,你们不会在地球上任何地方找到性价比更好的。是的,中国服装的产业链已经相当完备,但是这条产业链并没有为我们创造出更高的附加值。我们是否该思索:如何让服装产业链成为和谐的生态链,进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