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中国服装业
生意社12月23日讯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风风雨雨,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中国服装业也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经历了从最初的家庭生产、小作坊,到现在的世界第一大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的过程。在这其中,国家相关政策给服装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透过这些政策法规,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服装产业留下的每一个印记。
非公有经济地位变迁盘活服装业
政策关键词一:补充
●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国营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补充。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对于城乡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
●1988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内容。
●1992年12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政策关键词二:平等
●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个体户、私营企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其他所有制经济享受同等劳动待遇。
●2005年2月,国务院在《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中强调:应对非公有制企业和其它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服装业变迁:非公有制企业“垄断”服装业
如今的服装业已经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天下,这正是30年巨变的一个缩影。
2007年全年的数据显示,在全国42586家服装出口企业中,国有及控股企业仅占6.5%,较往年进一步减少。相反,民营企业持续较快增长,增长10.2%,企业家数占总数的63.1%,增长2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平稳增长,增幅4.5%,企业家数占总数的30.4%。
各类企业的出口额所占比例差距进一步加大,民营企业出口额持续快速增长,增幅达34.1%,份额为48.6%;三资企业增长也较快,增幅为15.5%,份额为30.6%;而国有及控股企业出口额增幅为4.2%,份额为20.8%。
就整个服装行业而言,非公有制企业的比例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力,有些地区甚至呈现民营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比如,河南服装业中民营企业比例已占到98%。而浙江、福建、广东等无疑是最能代表中国民营服装企业发达水平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