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闭危机殃及大型民企 浙江面临“最坏时刻”
生意社12月27日讯 尽管浙江颇为忌讳的“民企倒闭潮”传言经官方多次澄清后渐趋平静,但企业濒临倒闭的消息仍频繁传出。12月初,绍兴大型纺织企业纵横控股集团因资不抵债而陷入财务危机,成为浙江民企崩盘新例。
微观经济主体的举步维艰,反衬出“民营大省”浙江正遭遇“最坏时刻”。该省权威部门的分析显示,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浙江GDP增速同比分别回落2.8、3.3、4.1个百分点,呈逐季回落态势,预计四季度增速仍将放缓,全年增长可能回落到11%以下,“这是自1999年来最大一次下行调整,浙江经济正面临近十年来最大挑战。”
而且,这仅仅是开始。专家预计,以周期理论判断,步入收缩期的浙江经济增幅回落还未见底。可能需要2-3年的经济调整期——省发改委主任厉志海在工作论文中表示。
浙江企业主们还将接受前所未有的市场洗礼。
倒闭危机殃及大型民企
2008年浙江经济令外界印象最深的,恐怕非“企业倒闭”莫属。不同的是,上半年的主角是风险抵御度差的中小企业,到下半年,随着经济形势持续恶化,换成了大型民企,且体量愈趋庞大。
绍兴富豪袁柏仁至今仍被监视居住。半个多月前,他执掌的纵横控股集团资金链断裂。相关部门初步核查显示,纵横已资不抵债,至少亏损20亿-30亿元。
创建于1995年的纵横集团是绍兴纺织龙头企业,2007年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7.05亿元。今年10月,43岁的董事长袁柏仁还曾以70亿元身家首度入围“胡润百富榜”,排名第76位。
转瞬间从财富金字塔顶端跌至塔底,个中滋味并非只袁柏仁领略。事实上,在经历了年初中小企业倒闭后,到年中,大型民企陷入绝境开始在浙江初显端倪,并从9月密集爆发至今。
5月底,台州市的标杆性民企飞跃集团突然被曝“资金链断裂”,创立者兼掌门人邱继宝陷入困境,选择向政府提出破产申请。7月,义乌明星企业、总资产逾10亿元的金乌集团资金链断裂,董事长张政建远遁海外,至今未归。9月,几乎前后脚之间,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和浙江江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因资金链断裂相继停产。
倒闭危机扩至大型企业,可在官方数据中得到佐证。据浙江省统计局统计,1-8月该省小企业亏损额增长50.3%,比上半年提高8.4个百分点,大中型工业企业亏损额增长却达2.4倍,比上半年扩大1.5倍;9月,该省处于停产状态的规模以上企业1362家,比6月增加402家,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2.6%。
但如据此判断浙江大型企业遭遇“倒闭潮”,浙江官方并不认可。上月中旬,省长吕祖善在接受网络访谈时,该数据被他用作反驳“倒闭潮”。“现在有不少企业经营困难,但是不是有大批倒闭,我有不同看法,”他说,“有些夸大。当然,估计经过一段时间,这个数字还会有所扩大,但也不是媒体所说的"浙江出现企业倒闭潮"。”
浙江对“倒闭潮”说法的敏感,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最有体会。今年3月,有“温州模式代言人”之称的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温州有30多万家中小企业,可能有20%左右企业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况。”
随后,周口中的“停工或半停工状态”,在传播中迅速被“倒闭”代替,一时引起各方关注,以致温州官方出面澄清:“企业20%倒闭”说法不成立。倍感压力的周德文向所有要求采访的媒体发电子邮件,称不愿就此事接受任何采访。
“停工”、“半停工”、“倒闭”——这看上去更像一场文字游戏,但浙江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却是不争的事实。统计显示,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度增幅已从3月的14.9%回落到7、8、9月的9.8%、6.1%、6.4%,增速为10年来最低;前三季度,全省工业用电增长8%,增幅同比回落8.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增幅同样为近十年来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