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服 “春天”的延续还是“寒冬”的到来?
面对市场环境与消费者日趋理性、行业逐步规范,粗放的市场操作将会制约众多家居服企业品牌的区域扩张、品牌提升。更多家居服企业在行业春天真正来临之际,应在企业的整体品牌规划、产品开发、营销团队、渠道网络上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方能获得持久的竞争力,这将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
在更多企业、更多营销操盘者呼唤家居服大市场来临的时候,笔者认为家居服品类将会对国内的针织内衣市场格局进行有效整合,但这种整合决不是停留在概念表层的吆喝,而需要企业针对传统睡衣、小内衣、常规内衣、运动休闲服饰一个大家居概念的深入挖掘,需要企业针对自身资源进行有效切入,盲目追随与过度的竞争将更不利于家居服真正大市场品类、行业的演变形成。
2009年家居服市场“寒冬”的思索
整体应该来讲,虽然深受大环境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对家居服市场应该是一个利好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居服行业的成长与发展,2009年应该是乐观的。但最近两个月在其他针织品类市场走访与项目运作中,更多企业领导、操盘者在担忧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对2009年的市场充满迷茫,是否能够顺利度过“寒冬”?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的运作过程中“危”和“机”总是相对发生的,关键是我们现实操作往往是担心“危”而丢掉了“机”,这对于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的家居服行业或其他针织品类是非常不利的。
“寒冬”是一个优化的过程,千万不要产生“寒冬恐慌”。
金融危机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一个消费者,它影响的是整个行业与整体的市场消费,而这种危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会阻碍消费能力的提升,但更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行业的洗牌进程。“寒冬”中会冻死洗掉那样竞争力较弱、基础薄弱、体质不强的杂牌军,而让市场份额得到有效释放、使行业趋向规范化,所以更多的家居服企业品牌或其他针织企业品牌如果是自身资源、基础相对稳固,则没有必要将“寒冬恐慌”放大,影响企业市场战略的决策与市场信心。
对抗“寒冬”的关键是企业模式、附加值的创新升级。
金融危机对于针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行业影响的两个关键是:其一、人民币升值、汇率调整等使外销利润销量的缩水,需要更多针对外销的生产企业将部分重心向内销市场转移调整,以自有品牌或代加工来赢得市场量与利润保证,这是一种模式的调整;其二,通货膨胀、高成本运营使企业的现金流、成本优化、附加值的提升成为关键,如果通过产品的创新、品牌的塑造来提升在市场中的附加值利润,这将是对企业创新升级的一种考验;针对两种考验,也需要家居服企业与其他针织品类企业来重新审视这个市场。
盘点企业资源、强化战略驱动,做好落地操作工作。
面对寒冬的来临,更多家居服企业关键是做好自身资源的盘整与调整,资源是否匹配,自身在寒冬中乘虚而入还是稳健渐进,是否需要模式的调整还是附加值的创新升级,这需要宏观的环境审计、中观的产业格局、微观的企业变革相融合并行,但着眼点一定是未来2年、3年的中国家居服市场战略设计,而不是单纯的“寒冬的收缩”,否则更容易在这个大的市场蛋糕中丧失机会。
针对2009年的市场运作,笔者认为家居服企业更应强化产品开发设计、品牌推广与渠道终端专卖的落地操作,以有效的产品设计与品牌推广来强化市场竞争力与利润的附加值,以强化渠道终端专卖来抓好现金流的快速周转,在“寒冬”中悄然前行谋局市场,不仅是对抗“寒冬”的胜利,更将是“家居春天”的延续。
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来回顾家居服行业及其他针织品类,我想给予企业、品牌的更多是机会的角逐而不是风险的躲避。在家居服行业市场整体日趋形成的格局下,2009年“寒冬”下的有效战略调整与战术操作,也许对于行业、对于企业更能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希望中国家居服这个行业能在原有优势累积的基础上实现健康良性的发展,2009年能迎来一个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