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江苏海大:做印染后整理装备专家


http://www.texnet.com.cn  2009-01-13 10:21:38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收藏
华兴纱管

  生意社1月13日讯 “大而全”和“小而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企业经营思路,就经营思路而言本无孰对孰错,如果放在向规模要效益的时代,似乎“大而全”更符合这一理念,被广泛地认定是创造高效益的好方法。然而,当“寒冬”这个词语反复出现在我们视野里时,我们是不是该对一个更为合理的经营方式有所探讨?

  陈海大作为一个印染装备企业的决策者,他所做的便是用30年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做专”的理念。

  两个产品的事业

  照样可以获得成功

  2008年12月21日,对于陈海大和海大公司而言都是个十分重要的日子。这一天,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授牌的定形机、预缩机装备技术研发中心落户该公司。

  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时,陈海大表示:“海大公司能够成为这两种重要后整理设备的研发中心,是印染行业众多专家和企业的认可,我们觉得十分荣耀,这也是对于我们30年专注于这两种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一种肯定。与此同时,我们更明白这其中所包含的责任。被授牌不是一个工作的结束,而是新工作的开始,我们将协同行业专家共同把这个项目做得更好。”

  坚定一份执著

  海大公司的前身是无锡市印染机械厂有限公司,上世纪60年代开始建厂,最初是一个进行农机生产的集体企业,上世纪70年代末期进入纺织领域,从事定形机初级产品––短环烘燥机的加工和生产。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企业的加工能力和水平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上世纪80年代,公司开始生产日本平野技术的定形机和预缩机,设备被销售到日本,主要用于服装面料床上用品的加工。

  回忆企业的这一发展阶段,陈海大说:“很多人都明白给日本人做订单的难度有多大,精度要求多严格,算是个很苦的差事了。但是,这也同样给了企业磨练自己的机会。从那时起,我们的加工水平和制造能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严格的操作才能出高水准的产品,这是我从当时的订单中获得的最大收益。”

  如果海大公司在那时因得到客户认可而沾沾自喜,停下前进的脚步,那么今天的海大公司决不可能获得在行业里如此高的认可程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海大公司便将企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加工技术的提升上。“我们引进、消化、吸收了当时最先进的德国技术,并应用于高端定形机和预缩机产品的开发。1996年公司推出了国内首台3.8米门幅的定形机,并出口到日本。1998年公司的ASMA503型定形机被授予了由6个部委联合评测的‘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这给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更大活力,并坚定了企业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信心。”

  海大公司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都在执著于这两个产品的研究和发展,不曾偏离方向。能够不被其他因素所诱惑是难能可贵的精神。在这三十几年中,纺织行业有过大起大落,有过机遇和挑战,海大始终站在自己的跑道上,沿着自己的轨迹匀速前进。这种信念让他们收获了今天的成功。

  做专而后做强

  谈到企业的发展思路时,陈海大的目标十分明确:专心于定形机和预缩机这两个产品的发展和进步,决不动摇。他说:“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情。我不会盲目扩大企业的产品范围,因为我相信专心于只有两个产品的事业照样可以获得成功。”

  陈海大说,2008年纺织业所遇的寒流让我们意识到该重新审视规模经济这个概念了。很多投资分散、面面俱到的企业都濒临危险境地。再强的企业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贪图大而全的企业往往随着下游企业对高品质装备不断提出的要求而逐步丧失企业原本具有的优势。由于想要面面俱到而被分散太多注意力,又如何潜心于一种设备技术的不断提升?不如做专。

  很多行业专家也有同样的看法,他们认为我们的装备业应进行更好的规划,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专长,才能在各自的领域不断深挖,提升技术水平。拿专件产品来说,国产装备之所以不能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因为纺织器材专件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成套设备的发展速度。“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企业都肯专心做一两种产品,中国纺织业的发展一定可以进入更高阶段。”陈海大表示。

  在企业经营最艰难的时期,海大一年只卖了两台定形机,全厂几百人的生计都成问题。“那是段艰难的岁月。”陈海大说,“艰难二字现在看来,真的不足以形容企业当时所面临的困境。然而,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除了看到了事态的严峻,更看到了比这更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会这样?不是市场不好,因为很多企业仍在积极进口设备。所以,我们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们都了解,简单的购买心理就是物美价廉,我们如果能提供又便宜又好用的设备,别人没道理不用这样的产品。因此,我们更坚定了搞好产品的决心,并树立起了把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升放在首位的经营理念。”

  现在,海大公司有一套自己生产的价值百万的设备放在实验中心里,而这台设备不是用于直接经济效益的创造,而是为设备的技术改造和创新提供实验平台。这种做法对于更多企业而言是很难想象的。而陈海大看来这是值得的。从制造完成,这台设备一直作为海大和用户企业的试验田,不断将企业的研究成果和客户的反馈信息转移到设备上,几经改造、修缮,今天的这款设备已经集更多优点于一身,成为了想当然的“宝贝”。

  8万元只为讲一个道理

  加工精度问题是很多纺织装备生产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海大也不例外。多年来,企业积极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国外高端加工装备,以适应企业提升产品技术水平的需要。陈海大认为,硬件的提升做与不做很简单,就是投资与不投资的问题。只要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就十分容易解决这个问题。相对于此,软件方面的水平提升难度似乎更大些。

  在大多数企业喊创新比做创新声势更为浩大时,海大公司做得很踏实。定形机和预缩机的技术中心落户于此也是出于相同的道理。海大公司一直把创新锁定于下游客户的需求上,无论是节能、环保的新形势要求,还是提升质量水平的关键任务,海大公司都在很认真地做。到目前为止,海大已经在这两个设备的技术领域里获得了十多项专利。

  为了让员工了解企业领导者对于加强企业管理的信心和决心,海大公司特别从意大利原装进口了一台价值8万元的扫地机,当时很多员工都很难理解。而在陈海大看来,如果单凭口头强调,这个理念难以在员工心里扎下根。清洁生产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要素,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但他用了困难时期的一个价值8万元的扫地机来表述,无形之中放大了企业对此事的关注程度,对员工的影响可想而知。

  谈到企业应对危机的措施时,陈海大说:“除了在设备上花心思之外,我们也在努力通过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调整企业的状态,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管理培训等。加强企业管理这些问题曾经在企业繁忙生产时被忽略,现在正好有时间充电。我想现在的这个‘寒冬’之所以能给中国的纺织业带来如此之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我们在过快的发展速度下,忽略了企业基础建设问题。海大要以此为鉴,注重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带领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印染  无锡海大  纺织机械  后整理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企业动态
进入企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