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手握“杀手锏” 更猛政策料将出台
心态转变呈现积极信号
对复苏预期的挖掘,反映在盘面上,就是矿产、有色金属以及煤炭等资源类行业股票近期开始受到买盘的显著支持,汽车、钢铁行业也出现了资金流入迹象。因此这种心态的微妙转变,对整体市场而言显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基于这种判断,我们认为即将公布的12月份经济数据,如果不出现超预期的下滑,对市场而言可能构成正面信息。
当然,库存化有广义(消化过剩产能)和狭义(降低产品库存)两种。我们不可过分夸大狭义去库存化对于经济的影响。我们更为关注广义去库存化(消化过剩产能)的过程。
因此上述市场心态的微妙转变还只是对12月份数据披露前夕的阶段性判断。
目前A股市场的走势,将在流动性改善预期、刺激经济政策内容以及企业盈利预期下调的三维因素此消彼长的变动中平衡波动。而短期市场整体受到压制与结构性活跃是一对矛盾,这使得短期内对A股市场作出激进趋势判断不合时宜。因此我们对春节前后的市场趋势判断依然持平衡波动的观点。资源类、商业零售等行业的结构性机会依然值得期待。(新闻晨报)
金融时报: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此次金融危机不仅导致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的快速回落,而且为刺激国内经济复苏,引入资金,增加出口,更促使发达国家降低进入壁垒和放宽出口限制,这就为我国购买所需技术、设备、品牌及进入相应市场等创造了很好的时机,从而为中国适时采取灵活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造成了金融机构的重大损失,更造成了金融机构和信贷市场流动性枯竭和紧缩。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经济出现负增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欧元区部分国家甚至已经进入经济衰退期。那么,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将如何运行?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就此类问题记者对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总经理郭世坤进行了采访。
与悲观的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相对比,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有哪些?对此,郭世坤的看法是,GDP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GDP保持年均9.8%的快速增长,特别是近5年来,中国经济更是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也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达4万亿美元,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6%多。
同时,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三次产业分布更加合理,经济发展摆脱了严重依赖第一产业的境况,第一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率降低到15%以下,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上升到40%。区域经济差距缩小,一些中西部省区出现强劲发展势头,东部地区产业升级迈开步伐。
另外,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已名列全球第一,超过20%,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经济崛起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在实物商品经济领域,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是越加明显,没有中国商品世界几乎过不了圣诞节和新年了。
谈到银行业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时,郭世坤认为,中国银行业经过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股份制改造上市等,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基本确立了价值意识、资本约束意识、风险管理意识和品牌意识,经济资本、经济增加值和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在资本配置、风险覆盖和激励考核等方面都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银行业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明显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已超过60万亿元。到2008年9月底,14家上市银行成本收入比30.52%,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1.42%,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21.25%,不良贷款率2.12%,拨备覆盖率平均在120%以上,除个别银行外,资本充足率都在10%以上,这些指标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银行的水平。
那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将对我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机遇?郭世坤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化和蔓延,全球许多国家经济都将受其影响,中国经济受到的影响也会进一步加深。但未来中国经济依然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首先是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密集出台,将会有效抑制经济下滑。为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央及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措施,人民银行连续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政府实施的提高农民收入、启动农村消费需求等相关政策,都将对加大投资需求和保持消费需求长期稳定增长产生积极促进作用。而连续多次上调部分纺织品和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出口退税率,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信贷政策,加上降息降低了外贸企业经营成本作用等,都将增强我国企业出口的能力,我国企业不断调整外贸出口区域及出口产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抵销美欧市场需求减弱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