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专家建议调减棉花面积
同行不同利 农民需自身挖潜
除去年外,近年来棉花种植效益还是相对较高的,但农民也不能盲目种植,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习种棉技术,提高技术含量。技术是丰收的保证,也是效益的保证。学习种棉技术,尤其是没有种过棉花的农民要认真学习棉花的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技术,有了技术才能保证丰收,保证效益。这些年来因技术不到位而造成绝产绝收、毁苗现象屡见不鲜,所以,技术是种植棉花至关重要的一关,不能没有技术也跟着一哄而上。
二是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对已确定今年种棉花的棉田,还是要早一点选用过硬的、优良的棉花种子,这是棉花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要选经过审定的或认定的品种;要选在当地试种过的品种;要选杂交棉品种,特别是抗虫抗病的品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棉花套种。这种模式尤其是黄骅、海兴、盐山、沧县等东部县,种植棉花效果更好。如果是棉花套种西瓜、土豆、韭菜等,亩收入还要高。
三是要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这样播前造墒一次,盖膜控制水分蒸发,土壤水分可满足棉花生长到6月份雨季来临。在6月20日,如果还没有降雨,有条件的地块要及时补浇墒情水,同时老棉田要及时调茬,调茬可有效减轻棉花病虫害、杂草危害,增加产量,提高质量。
四是发展大方、大户、大村、大乡。作为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应该尽量成方连片,技术人员下乡服务时,容易进行指导。
发展棉花产业离不开政府扶持
面对去年棉花前期上市后低迷的市场,国家及时采取“托市”收购皮棉政策,保护棉农积极性。其实,发展棉花产业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扶持、引导和帮助。
去年,棉花实施了良种补贴政策,每亩补贴15元,对提高棉花品质、产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棉花虽然在沧州是一个传统作物,但新品种、新技术也不断出现,优良棉种“当家”,还要有相应的优化栽培配套技术来“保驾”,才能实现高产。比如,要适时播种,勿过早过迟。要确定好种植方式和密度,一般杂交棉,以两等行或三等行的种植方式为好,平均行距1米,亩平均1300株左右。做到苗肥速,蕾肥稳,花铃肥狠,普施桃肥,特别要增施钾肥。施肥要增加有机肥,减少化肥,既可培肥地力,还降低成本。要合理化学调控,对于黄枯萎病,除化学防治外,特别要施用好生物有机复合肥和钾肥,对于虫害,重点防好盲蝽象、棉粉虱、针纹夜蛾等。对于这些技术,需要加强对棉农培训。我市农业部门每年都进行专门培训,取得了很好效果。在今年的特殊年份,还应加大培训力度。
同时,将棉花配方施肥列入项目,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我市在小麦、玉米推广配方施肥后,土地“吃”上了“营养均衡餐”,不但节省了投入,粮食产量还上升一个台阶。如果将棉花列入配方施肥项目,也是降低棉农成本、增加收入的一个渠道。
再就是改善棉田水利设施。一些地方棉田水利设施多年失修,出现了“大旱难抗,大雨难排,有水难引,渍水难滤”难以高产稳产问题,在春播之前,应加大财政投入,组织农民集中改善棉田水利系统,使棉田日降雨100毫米能速排,百日大旱能抗,提升棉田抗灾保丰收的能力。
我们相信,有了国家对农业增加投入和收购棉花的托市政策,只要广大棉农不断提高棉花单产,降低棉花生产成本,今年棉花还是应该种,能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