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衣物干洗纠纷不断 部分商家以水洗冒充
归根到底,是因为监管部门缺乏一部较为具体的规范,无法对洗衣质量、收费标准、从业人员素质等进行约束。省洗涤业协会会长尹家禄认为,只有对其严格规范,才能让洗衣行业健康发展。
与这样的正规洗衣店不同,很多洗衣店设备简陋,以水洗代替干洗。
[市场现状]
纠纷增多洗衣业已成投诉热点
“刚买一个月的西服,被洗衣店洗了一次就缩得不能穿了。”郑州市民李先生反映,在他的高档西服标签上,明确标示只能干洗。他到一家洗衣店干洗后,发现西服缩得不能穿了,很明显洗衣店采用的是水洗。
找洗衣店协商赔偿未果后,李先生将洗衣店投诉到省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后经过调解,洗衣店最终赔偿了李先生200元钱。
与其遭遇相似,范女士把一件价格不菲的皮衣送到文化路某连锁洗衣店,花了210元做皮衣保养。3天后,范女士取皮衣时,发现皮衣上下颜色不一致。找该店交涉时,老板坚持“皮衣送进来时就是这样”。交涉无果,范女士把此事反映到12315投诉中心。经消协交涉,范女士获得了“1+1”的双倍赔偿。
“洗衣业是最近两年的投诉热点。”省消协投诉与律师事务部主任李汉生说,此类投诉主要集中在衣服清洗不干净、取衣服时发现破损或染色、衣服被洗坏,或是洗涤后未达到消费者的要求等。
据了解,2008年,我省12315网络共受理服务类投诉7824起,其中,关于洗衣业的投诉占了10%。
通过总结近年来接到的投诉案例,省消协认为,目前,洗衣业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经营者接收服装时,没有检查衣服新旧、破损状况,不告知消费者保价,出现问题后推卸责任,只愿意修理不愿意赔偿;二是经营者不具备专业洗涤技能,用水洗冒充干洗,以及出现缩水、掉色、染色、破损、丢失等情况;三是消费者向洗衣店索赔时,无法提供衣物购买时的原始凭据,导致维权难度增大。
“纠纷多、难解决是现在洗衣行业投诉的现状。”省消协消费指导部主任王中胜分析,衣服洗得是否干净、衣服破损程度如何界定、衣服洗坏还是穿坏的……一系列问题很难量化。多数消费者在洗衣时未能签订合同约定相关内容,增加了消协的调解难度。
[纠纷探因1]
匆忙上岗99%从业者未受专业培训
“我省的洗衣店除了少数几家是连锁品牌店外,其余大多数是作坊式的夫妻小店。”河南省洗涤业协会会长尹家禄表示,由于缺乏行规,有的洗衣店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就上岗了。
哪种布料该干洗,哪种不能用温水洗……尹家禄介绍,洗染业工艺比较复杂,技术性较强,专业洗涤人员必须具备洗染业务基础知识,了解服装布料及纤维特性,根据服装的质地、颜色、加工制作工艺等来确定服装该干洗还是水洗,用什么样的溶剂来洗,用量多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