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毛织厂 七成从东莞来 (图)
信宜有毛纺织企业600多家,七成以上是从东莞搬过来的。
4
第二个大朗
信宜有相当多毛纺织行业熟练工人,他们曾经在珠三角尤其是东莞打工。
信宜人对东莞很熟悉,这个山城已经深深地烙下了东莞的印记。如今企业要招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首选的目的地还是东莞,东莞就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培训基地,在东莞找人就像给机器找零件一样容易。
茂名市经贸局经济协作科主任科员麦君年被公推为最熟悉东莞与信宜的毛纺织业合作的人。
大朗和信宜为何合作,又为何在诸多产业转移合作项目中脱颖而出?麦君年首先提到的就是信宜有相当多毛纺织行业的熟练工人,他们都曾经在珠三角尤其是东莞打工。打工过程中他们学到了技术、管理经验,有的便自己开设了毛织厂。企业设立后,从打工者“变身”而来的老板们又回到信宜招收老乡去打工。大朗(信宜)产业转移园的5名民间投资者之一、省人大代表李德锋曾经也是一名打工者。
2005年以后,毛纺织产业开始有了向信宜转移的苗头。“麦君年说,“而恰恰在这个时候,东莞那边的毛织企业生存空间缩窄,转移出一部分企业已经不可避免,信宜籍的老板们就把目光瞄向了家乡。”
劳动力和企业的出路问题,在信宜这个特殊的地点交汇在一起,因为老板和员工都是本地人,茂名人相信这些都是自己的企业,两地的产业转移,在茂名被称为“回流工程”。从2005年到2008年底,“回流”企业超过600家,织机65000台,就业人口按开工的八成算也有5万人以上。2006年是一个爆发期,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有好几家企业前往政府办理审批手续。麦君年说,茂名已经变成名副其实的“第二个大朗”。
5
受益者主要是百姓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前,解决了数万人口的就业问题,就是产业转移的最大“功德”。
说到大朗,人们就会想起夜晚工人下班后街上的热闹情景。超市门口的电视机、简单的消夜档、便宜的街头杂货摊。
在信宜却看不到这一景象,因为工人们下班后都回家了,企业增加带来的小生意兴旺并没有在这里复制。不过麦君年说,周末,信宜的酒店、卡拉OK、饭馆都很难找到房间。几年前这里的房价还不到1200元,现在已经达到每平方米两三千元。
商贸等第三产业的进步,可能是信宜最值得夸耀的一面。按照协议,产业转移园产生的税收是由东莞和信宜双方各半分成的,但“东莞也还没有在乎这点小利”。而百信公司的负责人蔡荣茂则告诉记者,从2005年进驻信宜到现在,企业还没有开始盈利。
真正获益的是当地老百姓。老工人邓华奇现年已经53岁,此前曾在东莞上班,但目前这些工厂已被其他公司收购或搬离。虽然有经验,年龄却把他挡在了工作机会之外。只有本地企业才不计较他的年龄,给他提供工作机会。在信宜东镇镇甘棠村养花的刘大姐也准备去企业打工,因为管理花圃,有丈夫一个人就足够了。
麦君年说,按平均一人一月2000元的工资计算,5万多人一年增收超过6亿元。之所以说是增收,因为工人“家里的农活照样干”。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前,解决了数万人口的就业问题,就是产业转移的最大“功德”。省人大代表、高州人龙利源在东莞石排开了2家手袋厂,2006年又在家乡开办了一家木业公司,他的企业养活了800多乡亲,其中大多数也是珠三角不想要的“超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