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蚕桑业的路在何方?
生意社4月16日讯 栽桑养蚕历来是桐乡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相关产业也在我市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近年来,随着茧丝行情的日益不景气,严重挫伤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全市蚕茧生产量呈现下降态势,尤其自2007年以来,颓势更甚,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当前,如何促进蚕桑业健康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课题。
桐乡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腹地,居沪杭苏“金三角”中心,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气候四季分明,自然环境优美,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之美誉。
栽桑养蚕历来是桐乡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近年来随着茧丝行情的下滑,严重挫伤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全市蚕茧产量呈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下降态势,尤其自2007年以来,颓势更甚。目前,全市有年报桑园面积16万亩,从业农户近8万户,年蚕茧生产量1.5万至1.8万吨。
据桐乡市蚕业管理站统计,今年桐乡市春蚕合同订量1万张以上的仅凤鸣街道、崇福镇和石门镇。而去年达到这一数量的还有梧桐街道、洲泉镇和高桥镇。从合同数量看,春蚕饲养量同比减少了30%。而春蚕占据着全市一半的蚕茧产量,其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蚕农后四期蚕的饲养计划。蚕农养蚕积极性不高、蚕茧生产规模收缩、缫丝行业低迷,种种迹象似乎在昭示:桐乡的蚕桑业将辉煌不再?
蚕桑生产曾辉煌
桐乡具有悠久的蚕桑生产历史。据史料记载迄今已有4700多年,至南宋时期,驸马都尉濮凤的后代弃官归田,在濮院从事蚕桑丝织生产,产品“濮绸”闻名天下。从此,掀起了桐乡发展蚕桑生产的一个高潮。此后,桐乡蚕桑几度沉浮,解放前蚕茧产量最多时的1936年曾达23.2万担,但到1949年,由于战乱,蚕茧产量下降至4.2万担。解放后,政府大力发展蚕桑生产,蚕茧产量逐步提高,1986年总产蚕茧23.4万担,首次超越历史。1992年,桐乡蚕种发种量达78万多张,蚕茧总产量达49万多担,成为桐乡历史的最高水平,在上世纪90年代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桐乡蚕茧产量居全国各县(市)级之首。
长期以来,我市农村流传着“吃饭靠种田,用钱靠蚕桑”的谚语,可谓家家栽桑、户户养蚕。民间还有“上半年靠养蚕,下半年靠种田”之说,蚕桑生产始终是桐乡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
长期以来,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蚕桑生产,在桑园建设、小蚕饲养的社会化服务、蚕种供应的有序管理、蚕桑产业的科技开发等方面,进行资金扶持、政策倾斜。尤其是近几年,先后投入500多万元,扶持改造高产桑园近8万亩;改良现行当家蚕品种秋丰·白玉,其改良品系已在浙江省应用、推广;研究开发天然有色蚕茧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自2005年起,桐乡市委、市政府连年出台文件,“对各类服务组织或农户创办小蚕共育一期蚕种饲养量50张以上的每张蚕种补助10元至15元”和成片种桑200亩以上的实施主体实行补助。这些政策的实施对稳定我市的养蚕群体和蚕桑产业基础产生了积极的作用。2006年蚕茧、桑苗价格暴涨,蚕农培桑养蚕积极性高涨,全市饲养蚕种44.01万张,同比增长18.04%;实际生产蚕茧18.09万吨,增长15.8%;蚕茧产值4.79亿元,增长40.8%,实现“发种量增、蚕总产增、蚕茧产值增”。2007年全市有专桑面积16.06万亩,生产蚕茧1.76万吨,蚕茧产值占全市农业总收入的12%,对稳定农村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蚕桑生产不仅鼓起了桐乡农民的“钱袋子”,也催生了桐乡的蚕俗、蚕风以及养蚕禁忌、蚕神信仰等,可以说,蚕桑潜移默化中融入了桐乡农民的生活,如桐乡蚕桑民俗——清明“轧蚕花”,数百年来盛行不衰,成为桐乡地区农民寄托愿望、企盼丰收的传统文化节日,还衍生了一大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像打拳船、踏白船、龙船等。2008年“文化遗产日”,“桐乡蚕桑习俗”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