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双山集团:信心是推进发展的不竭动力
生意社4月30日讯 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宏观形势影响,全国纺织行业生产形势严峻,经济效益急剧下滑;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向实体经济延伸,许多纺织企业纷纷减产、关停甚至倒闭。江苏双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坚定信心,迎接挑战,2008年实现销售6.1亿元,完成技改投入1.58亿元,上缴税收4638万元,纳税额列全国棉纺织行业第24位。今年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上缴入库税金1035万元,主要经济指标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在逆境中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近期,我们到该集团进行专题调研,得到许多启发。
坚定信心、直面挑战,逆境中谋发展的创业精神,是双山集团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双山集团作为一个传统的纺织企业,从1958年建厂,1994年组建为全省首批省级企业集团,2000年实施“国退民进”式产权制度改革,连续四年纳税列全县第一,连续五年进入全国棉纺织行业前50强。51年的艰辛创业历程,使双山人发展信心更加坚定,创业热情更加饱满。一方面,变压力为动力,不断推进低成本扩张。
改制以来,双山集团决策层强烈地意识到,一味被动守摊子是不可取的,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只能是死路一条。公司牢牢把握每一次发展机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兼并重组为抓手,在资金偏紧的情况下,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来聚合生产要素,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收购县色织漂染厂、绿禾公司、盘湾意利公司、第三纺织厂等11家倒闭破产企业,既盘活了部分闲置资产,扩大了企业规模,形成了企业发展的新优势,又为政府分忧,新增就业岗位1500多个。去年,利用2000万元,分4年偿还,低成本收购苏南一公司2万纱绽设备,目前双山集团生产能力达到18万纱锭。
另一方面,化危机为商机,大力实施退城进区战略。
2007年以来,纺织行业持续低迷,给企业发展带来危机。双山人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在经济发展低谷中,集团审时度势,毅然提出实施总投资2.5亿元、占地250亩的“退城进区”战略。2008年,双山集团积极策应射阳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两提一扩(提档升级、提速增效、技改扩能)”工程的号召,在县政府收储贷款的支持下,加大技改扩能推进力度,坚持边搬迁、边生产,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先后实施,新建厂房7万平方米,搬迁了256台喷气织机、270台剑杆织机及配套设施,新上了50台ZAX阔幅喷气织机。至目前,搬迁已取得阶段性成功,部分机台已开始生产。今年8月份,双山将全面完成“退城进区”的战略,为在新一轮发展旺季中争得了先机。
双山集团逆境中谋发展告诉我们:信心是推进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尚未见底的金融危机,面对更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坚定信心更加显得可贵,信心比黄金还重要。企业要增强竞争力,就必须通过技改扩能,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市场占有率;就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优势。
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推进管理创新的改革精神,是双山集团稳步发展的内在动力。
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新形势下企业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双山集团经过多年的摸索,始终坚持“以改革促进管理,以管理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管理的制度体系。
股权制度改革彻底。明确产权是企业实现自主经营的原动力。2000年双山集团实施改制,调整了股权结构。在股权转让上,坚持向核心层集中,不“和稀泥”,经营层持大股,决策层控股。原占75%的国有股全部退出,职工股由改制前的15%扩张到100%,极大的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
决策机制转换到位。通过推行人性化管理,调动广大员工参与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98%的员工是工会会员,集团支持工会依法开展活动。凡集团的重大事项,一律向职代会通报并征求意见,保证了重大决策和主要工作无一失误,工会成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主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