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轻纺:不可或缺的支柱
在2007—2008年度中国纺织服装竞争力500强企业中,浙江企业占115家;竞争力前50强企业中,浙江企业占14家;在全国棉纺(色)织、毛纺、化纤、麻纺、丝绸、印染、针织、服装等8个行业的竞争力“10强企业”中,浙江企业占26家。
浙江纺织行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培育优势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据统计,2007年全国纺织行业17个大类产品中,浙江省的化学纤维、布、印染布、丝、丝织品、针织品、非织造布等7个产品产量名列全国第一,有9个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如化学纤维产量,全省已达到813万吨,占全国的40%,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化纤产业区之一。
“块”状格局和专业化市场。我省市场化改革早、区域经济活力强,在国内较早构成“块”状的纺织产业组织格局,形成了集群化发展,发挥了产业集中度高、规模效益明显、配套相对完整、生产成本较低、产业与市场互动的优势。目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纺织产业集群有:杭州的丝绸、女装,宁波和温州的西服、休闲装,萧山和绍兴的化纤、织造、印染,余杭和海宁的家用纺织品,海宁的经编织物,桐乡和桐庐的毛衫,义乌和诸暨的衬衫、袜业,平湖的出口服装,湖州的丝绸、童装,象山的针织服装、浦江的绗缝制品,嵊州的领带,绍兴、新昌和诸暨的纺织机械等。在全省,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的“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县)”和“中国纺织特色城(镇)”有35个,为全国最多。
与纺织产业互动发展,一批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专业市场逐步形成。在全国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基地绍兴,中国轻纺城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
传统产业≠夕阳产业
轻纺工业是浙江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我省乃至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尤其是纺织业,浙江自古至今一直以丝绸之府称誉,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金融危机中,一些纺织业老总也开始对自己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产生了疑虑。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初就出现了关于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现代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任何一个产业从理论上说都有生必有死,会经历萌芽、发展壮大、成熟、衰退的生命周期;纺织工业作为夕阳产业、传统产业,其历史使命已经结束,应尽快退出历史舞台。
今年2月26日,在绍兴举行的纺织产业专题报告会上,包括5位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专家都对“夕阳产业”论进行了坚决的驳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贸易国,中国本身也是世界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任何时候人人都要穿衣吃饭,有13亿人的“穿衣”大市场作后盾,中国纺织业在任何时候都是“永恒产业”,潜在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认为,发达国家的纺织工业的确已经进入衰退周期,可谓夕阳产业;但中国不是日本、韩国、新加坡,他们可以靠进口解决穿衣问题,产业转移不是件坏事,但纺织服装是人类基本需求,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不可能完全靠别人提供纺织品,如果中国要学他们,全世界的纺织品都不够我们用。
徐匡迪站在国计民生高度,进一步论证这个观点:“中国正处在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而进入纺织业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一站。纺织工业目前吸纳了2000多万人就业,关系到5亿农民的生计,纺织工业的稳定较快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就业、实现社会和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纺织工业在相当长时期仍是中国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