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轻纺:不可或缺的支柱
纺织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首要目标是在2009年至2011年三年,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保持12%的增长率,出口保持10%的增长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振兴规划的指导和推动下,未来三年,我省纺织工业将有效地发挥比较优势,尊重市场规律,依靠创新与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在涅槃中再生,实现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纺织工业当务之急是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往哪里转型?向何处升级?怎样转与升?针对纺织工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提出了五个方向:
一是向“深”走。在“专业化”上做足文章。上世纪90年代意大利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开始的专业化分工和整个行业的高度整合,使意大利产业转型成功,奠定了其纺织强国的坚实基础。意大利Proto地区聚集了12000多家纺织企业,涉及毛条、纺纱、整经、织布、印染到后整理的各个环节。由于专业化程度高,每个企业都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二是向“外”走。为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向有条件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三是向“上”走。由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品牌等“微笑曲线”的两端环节延伸。这在许多地区的龙头企业中早有实践,但中小企业的人才、资源和企业结构都是制约因素,升级需要外援。
四是向“高”走。从市场的中低端领域向高端领域延伸,分享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较高的部分。这也是升级之策,集群地企业当以新纤维、新工艺等成就产品创新,摆脱“低端”的标签。
五是向“新”走。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使消费者与生产者互动创造价值,深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以网络营销为例,它的门槛并不高,许多纺织服装企业有自己的网站,集群地政府、行业组织可以搭建面向区域内所有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以信息的规模效应吸引市场注意力。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