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企海外并购: 我们到底要什么?
目标三:
收购品牌所有权或经营权,为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拓展与经营引来低成本、短投入期的保障。
对于现有的中国市场而言,国际服饰品牌在消费领域的知名度对比本土品牌更有优势,而中国企业全面收购国际品牌则不大现实。因此,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变相收购或只进行部分区域权利的收购方式获得品牌在某一区域的自主经营权。例如:动向体育收购KAPPA中国地区品牌所有权的案例,或是李宁收购LOTTO品牌在中国地区20年品牌代理权的交易。
总之,收购既有市场知名度又能够快速实现品牌收益的成熟品牌,不仅可以为中国企业快速进入国际市场创造基础条件,而且可以在短时期内利用中国本土熟悉的市场环境为企业获得后期发展的资金。
资金、文化、管理,一个都不能少
对比中国服装企业的收购目的与原企业或品牌持有方对于出售的意向,我们可以看到双方还存在以下的分歧与沟通上的欠缺。这种欠缺则需要中国企业与中国相关政策进行支持与协助。所以,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收购之前,应当做好以下两件事情:
资本的充裕性及后续经营的资金投入。
无论是对品牌还是对渠道进行收购,最重要的是收购资本。对于利润同样日益下降的服装企业而言,以“亿”为单位的资金是收购企业需要考虑的首个条件。企业现有资金募集的方式主要有两个途径:
(1)通过证券市场的资金募集获得可供企业进行拓展与营运的备用现金流。
证券市场是服装企业募集资金较为方便的途径。我们可以看到,现有已经上市的企业通过募集而来的资金进行了更多的市场操作,无论是早前上市的雅戈尔、杉杉等企业,还是后来在香港上市的李宁、动向体育等服装企业都是如此。当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的未来充满期待时,资本的流向更多地充满了乐观性。
(2)利用其他金融渠道的融资实现自有现金流的储备。
中国企业可以利用的金融渠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商业银行贷款,另一种是投资银行或投资基金这种国际集团。对于前一种而言,一直是中国企业所不敢奢望的,不仅仅因为条件苛刻,而且受国家政策影响也较大。对于后者,中国企业应用的案例极少,而这种操作方法在国际间却较为通用。
商务部称,在现有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政府应提供税收便利以及放松外汇使用的相关管制,使“走出去”的企业能够发行外汇债券进行融资;继续推动与有关国家签订经贸合作、投资保护、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为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
文化差异的整合与管理方法的融入是使被收购企业作为长久经营的关键。
海外并购最难的问题并不是能否成功,而是并购之后,怎么把企业管理好、经营好。中国企业去海外收购,需要认真考虑管理团队的国际化问题和管理团队的融合问题。在海外并购方面,日本企业是前车之鉴,大多并购案并不成功,原因包括文化差异、语言差异、管理方法不同等。而美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成功率很高,这是因为很多大型美国企业的并购工作已经做了很长时间,拥有极为丰富的经验,他们知道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相比较中国目前的情况,我们只有极少数大型公司才有专门从事并购合作的团队。
因此,对于期望通过国际并购实现国际市场发展的中国企业而言,收购企业或品牌后最重要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原有企业与品牌的现有管理方式能否继续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源动力。目前中国的服装企业中还无法实现此类人力资源的输出,从长远来看,企业如果不能实现自有的国际人力资源体系的培养与建设,那么收购只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成本支出与经营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