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服装产业升级途径
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服装价值链是购买者驱动型的,即大型的服装零售商、品牌营销商、品牌制造商是服装价值链的领导者,他们居于价值链的高端并控制着价值链。在全球服装价值链中,设计和营销处于价值链的高端,而生产加工处于价值链低端。中国服装产业目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面临着订单外流、生产中心转移的风险,产业升级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服装产业升级的途径是逐步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具体途径有:制造样衣,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品牌国际化,拓展国际市场营销渠道。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服装产业;产业升级;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本质上是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Value Chain)来表明。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外包业务日益增多,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的概念应运而生。全球价值链是指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在原料采集和运输、产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过程中进行的价值创造活动。杰瑞菲(Gary Gereffi)[1]通过研究不同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的分布在世界各国的生产体系后,发现全球价值链往往由一个或几个领导者支配、协调;领导者通常占据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他决定着价值链的基本特征。
根据领导者的角色,全球价值链可以分为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Producer-driven Value Chain)和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Buyer-driven Value Chain)。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是指在生产进入壁垒高的行业,价值链由处在生产环节上的大制造商控制。全球价值链的领导公司通常是国际巨头,他们后向控制原材料和配件供应商,前向与分销零售密切联系。这种价值链在汽车、飞机、计算机、半导体及重型机械等资本技术密集行业中很典型。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是指在生产进入壁垒较低的行业,价值链由销售渠道拥有者和品牌拥有者控制。他们在建立销售网络的基础上,建立散布于各个国家(一般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生产网络,并控制着这两个网络,成为价值链的领导者。而在第三世界的制造商,根据零售商和经销商提供的产品规格和品牌生产并销售制成品。这种以贸易带动的价值链,在劳动密集型的日用消费品中很常见,如服装、鞋、玩具、手工艺品及家用电器等。
1 购买者驱动的服装价值链
服装价值链从原料处理、产品设计、纺织品生产、成衣制造直到销售。据测算,服装价值链上的利润分配:设计占40%,营销占50%,生产占10%。很明显,在全球服装价值链中,设计和营销处于价值链的高端,而生产加工处于价值链低端。服装价值链是购买者驱动型的,即大型的服装零售商、品牌营销商、品牌制造商是服装价值链的领导厂商。他们构建营销网络的同时,在全球配置服装生产网络,并通过订单的全球化推动生产的全球化。他们控制服装价值链中增值率高、利润份额多的设计、品牌、营销环节,而把增值率低、利润份额少的加工环节配置在劳动力密集、工资低廉的国家和地区。例如,亚洲早先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以及后来的中国内地、越南等地。近些年来,全球服装价值链已延伸到非洲、中美洲的一些国家,但重心仍在亚洲。
发达国家在服装加工失去比较优势后,无一例外的都转向服装价值链高端,实现服装产业的升级。意大利已经发展出纺织品、服装服饰以及高档时装的设计、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运作体系,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并成为时尚潮流的源头,不乏全球顶级品牌。日本服装企业自行开发、设计,将订单下到劳动力便宜的发展中国家,成品打上自己的品牌,在国内销售。美国一大批世界知名品牌集团如Liz Claiborne、Lord&Taylor等控制了本国甚至世界市场。他们中很多是设计和销售公司,有自己的专卖店,或在零售集团中有专卖柜台。他们拥有品牌,产品设计好后委托发展中国家贴牌加工,然后再由他们经销。这三个国家的服装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