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危”“存”之间 出口服企谋定而后动


http://www.texnet.com.cn  2009-08-13 09:06:49  来源:中国服饰报 收藏

  求解2 投资和消费当前谁更重要?

  方案: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借助于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对提振消费者信心无疑意义重大。

  投资、消费和出口被喻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出口显然大大受挫,拉动经济增长的速度明显放缓。因此,对于投资和消费二者而言,他们在当前形势下,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又是怎样的状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对当前有人质疑投资过快的现象予以了驳斥。在张小济看来,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一驾马车,在今年上半年做得相当不错,但是政府为了稳定经济和就业会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通过投资拉动,可以从通缩预期转到通胀预期。

  “这样,下半年的消费才有信心,人们才不会把钱往兜里塞,而是去商店买东西。国家的三驾马车现在是战争状态,所以投资一定要拉上去,然后信心才能上去。工作有了,收入有了,消费才会有,这样才能成为长期拉动的动力。”张小济表示,“在纺织服装业方面,我们要探讨一条模式,其中一条能不能是通过投资、通过合作,相互多出口中间产品?”

  但张小济同时也表示,纺织服装行业到海外投资比较困难,不过也应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否则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有困难。

  然而,在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看来,纺织服装行业是一个生活消费品行业,国家出台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拉动的消费环节太多,因此在以投资为主的刺激方案中,行业所能得到的政策效果滞后期会相对较长。

  “面对中国庞大的内销市场,经济要企稳回升,如果来自消费的力量不足,消费这驾马车没有劲,我想这对纺织服装行业来说也肯定不行。”孙淮滨说道。

  当前经济形势下,在看待投资和消费的问题上,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主任王耀的观点和孙淮滨不谋而合。事实上,从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消费对整个GDP的贡献不小。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增长最快的是农村消费,因为去年年底农民工大量返乡,把消费带到了农村,以及国家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政策支持,这些都给农村消费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耀认为,从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来看,其持续为负,这造成一个结果就是,上半年消费中前两个季度消费增长都是15%,如果下半年CPI为正,那么今年三季度的消费增长很难做到比去年三季度消费增长23%还高。换个角度思维,“如果CPI往上走,消费增幅会马上下降。那么,消费突然没有贡献了,三季度肯定会出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信心’”。

  王耀同时提醒,国内消费现在是有问题的,其情况在于消费者80%的钱都去买了商品而没买服务。“我们没有在服务消费方面开拓市场,这样必然走进死胡同,造成商品供过于求。因此,服务消费在中国应该大力推广。”

  求解3 “外转内”是否可取?

  方案:外贸企业转做内贸,不能将此作为转嫁风险的权宜之计。事实上,做内贸比做外贸情况复杂得多。    

  现阶段全球市场的整体需求未现好转,对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继续呈疲软之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份的预测,2009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下降11%,此预测值较该组织年初的预测值-2.8%下调了8.2个百分点。在国际市场需求衰退的情势下,企业将外贸转向内贸,这原本似乎无可厚非。但是,这种转向真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这种做法到底是否可取?

  在王耀看来,外贸企业转内贸其实非常困难。先撇开外贸企业不说,仅就内贸企业而言,一个非常知名的零售企业开一家新店,从开始到经营成熟的过程大概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

  “这说明什么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外贸企业想做内贸,我劝你不是因为短期内应对金融危机,为了应对国外需求下降,投机地从国内市场捞一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除非你想长期做下去,那你就做好3到5年的思想准备,做品牌价值,这还是有可能成功的。”

  为了说明外贸企业转做内贸的困难性,王耀特地举例子说明。就江苏省金坛市而言,作为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其今年上半年460家服装企业一共出口了3.2亿件服装。他计算了一下,平均每个企业大概出口80多万件服装。“80多万件换算到内贸市场,开店至少要开400家,这才能把你的服装卖出去。开几年才可以把你上半年80多万的消耗掉呢?另外,到每个商场你能找到销售人员吗?第三,你自己得有设计师,至少有设计师能帮你把货拿出来,并且你的设计师能不能做好这个市场?第四,设计师设计完之后能生产多少?有多少库存?广告怎么做?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真正做内贸要比做外贸的问题复杂得多。”王耀分析道。然而,对于这80多万件服装,如果是出口的话,很有可能接到一个单就拿走20万件。

  因此,在外贸企业转做内贸的问题上,王耀的建议是,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千万不要做。“不要以为你的企业有这么多的品牌和款式,随便挑出来都可以在国内卖,这种思想是错误的。”

  然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  提高出口退税率谁受益?

  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外贸企业转内销是金融危机下企业寻找出路不得已的一种选择。如果企业能够做较为充分的长期准备,或者形成两条腿走路的模式,这种转型是有成功可能的。

  对于做外贸和内贸的不同,孙淮滨打了个比喻:“做外贸就是做工厂,做内贸就是做公司,完全不同的经营模式,相互间转化相当于做变性手术。这需要有巨大的勇气。”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海关总署  统计  外贸  出口退税  孙淮滨  内贸  贸易  顺差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