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衣被中国:中国纺织工业60年


http://www.texnet.com.cn  2009-10-17 09:28:44  来源:中国经济 收藏

  生意社10月17日讯 陕西方言“吃饭穿衣亮家当”,意思是从吃饭穿衣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家底厚实。一个人的衣服反映他的经济与生活水平;现代社会中“穿衣”则与纺织工业有着莫大的关系。

  作为基础工业部门,新中国纺织工业在60年间的成就令人瞩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认为:前30年,中国建成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后30年,发展成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据统计,1949年全国人均棉布只有7尺,农村居民只有0.5尺。到了1982年,人均已经达到30尺。2007年,我国居民人均纤维消费已经达到14公斤。

  从旧中国衣衫褴褛的普通民众,到今天琳琅满目的品牌时装,中国纺织工业不仅跟上了60年间迅速膨胀的人口步伐,而且在快速积累工业资本、出口创汇、创造就业等方面为共和国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建国初期:纺织工业的恢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纺织工业面临极大困境。一方面,经过八年抗战中日本的洗劫,后有恶性通货膨胀、经济崩溃等局面,纺织工业受到极大影响,工厂生产萎缩,企业普遍资金短绌、开工不足。1949年中国棉布总产量仅占1936年水平的62.2%。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对新生共和国实行封锁、禁运,国内棉花又因连年战乱产量不足,原料严重缺乏。迅速恢复纺织工业生产,保证军民消费需要、平稳物价,成为建国初期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建国之初,政府以基本保留原有生产指挥与经营管理结构的方式,顺利完成对国民政府遗留的官僚资本纺织企业的接管,使得这批纺织工厂迅速恢复生产。上海的纺织工厂在接管3天内即有60%的设备开工。对于为数众多、产值占整个纺织工业67%的民族资本企业,政府先是紧急调运棉花,帮助他们维持生产,接着通过收购产品、给予银行贷款、统一调度原料、委托代纺代织等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到1950年9月,全国纺织工业生产大体恢复正常。

  针对原料不足问题,一方面政府成立花纱布公司,开展棉花采购,并负责进口外棉,统一棉花供应。同时,扩大棉田种植面积,将棉田面积由1949年的4155万亩扩大到1950年的5679万亩,并适当提高棉粮比价,以求自力更生解决原料问题。

  青岛国棉六厂青年纺织女工郝建秀,成为“增产节约”运动中的突出人物。她自行摸索出“郝建秀细纱工作法”,创造了7个月细纱皮辊花率平均0.25%的新纪录,为当时全国棉纺织工业平均皮辊花率的1/6。郝建秀工作法在全国纺织企业内推广,到1952年,部属企业每件纱平均用棉量即降到200公斤以内,比1949年降低10公斤左右。

  针对旧中国纺织企业与原料、市场严重脱节的问题,纺织工业部于1950年开始在武汉、郑州、咸阳、邯郸、乌鲁木齐等内地城市设立规模较大的新型棉纺厂。这些新建工程也为后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大规模建设提供了准备。

  1952年,纺织工业生产全面恢复,棉纱产量达到362万件,棉布产量达到38亿米,均比1949年增长1倍以上,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全国范围内纺织品供应紧张的状况得到一定缓解。

  “布拉吉”的短暂春天

  随着纺织工业的恢复,居民在“穿衣”上的消费也宽裕不少。据《当代中国的纺织工业》统计资料,1952年,我国人均棉布已达17.12尺。消费上稍稍宽裕使得新的生活风尚成为可能。新中国成立,干部服(改良中山装)、军便服、列宁装等服装,成为民众在生活上追求革命与新生活的象征。

  1953年,我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纺织工业也开始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北京、石家庄、邯郸、郑州、西安、呼和浩特等新兴棉毛纺织工业基地的格局初步形成,改善了从前纺织工业集中在沿海少数城市的畸形格局。纺织行业的规模也得到极大扩大,五年内共建成棉纺锭240万锭、棉织机6.1万台。建国初期,我国的纺织机械制造水平极低,几乎所有设备均为进口,国内只有修配能力。1952年7月,纺织工业部成立机械局,开始自力更生搞纺织机械生产与技术开发。1957年“一五计划”结束时,除北京国棉一厂是引进民主德国设备外,其他新建设的235万棉纺锭和相应印染设备全部为我国自行生产。

  1954年9月14日,政务院通过《关于实行棉布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规定一切棉布和棉布制品在全国范围内凭证供应。这就是后来对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布票制度。在“一五计划”的几年内,由于纺织工业规模的持续扩大,棉纱、棉布的供应基本处于增长状态,因此刚开始实行的布票制度还未对人民生活产生太多束缚。

  50年代女性服饰的变化也为这个时代做了一个微妙的注脚。50年代中期,苏联领导人到中国访问,看到女性着装色彩样式单调,建议中国女性应该穿花衣,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欣欣向荣的风貌。1956年1月,《中国青年》杂志的编者就直接在标题中呼吁:“姑娘们,穿起花衣服来吧!”这一时期,流行“布拉吉”,是俄语连衣裙之意,多用碎花布制。与男女不分的干部服相比,布拉吉凸显出的女性美丽温柔的特质显得弥足珍贵。

  不过,花裙子布拉吉的美好时光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1957年下半年,随着国内“反右”斗争的开展,社会和舆论的风向立刻发生改变。花裙子再度贴上“小资产阶级情调”的标签,成为被批判的对象。

  紧缩与调整时期的纺织工业

  1956年3月,时任纺织工业部部长的钱之光,向毛泽东汇报纺织工业在“一五计划”内的建设成果。毛泽东对轻纺企业新厂投产一年多可以收回投资留下深刻印象,指示“你们为国家积累资金,很重要……多搞轻工业就是多搞重工业”。1956年秋,周恩来总理在中共八大上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报告中提出提高对轻工业投资的比重。纺织工业的投资因此增加到21.3亿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纺织工业  内需  WTO  杜钰洲  的确良  布拉吉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