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企积极应对贸易保护大考
自我加压
突破技术壁垒
除了反倾销,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遇到的贸易保护形态主要是隐形的非关税壁垒,其中很多是技术壁垒。对此情况,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也有着自己的应对心得。
福建嘉达纺织股份有限公司50%的高档坯布、面料产品出口,主要销往欧美等地区和国家。公司副总经理陈春告诉记者,因为嘉达生产的是半成品,感觉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不是很明显,但是自己的下游客户感觉影响还是有的。因此,要求自己公司的产品也要达到有关技术标准、认证。比如,ISO14001认证,OHSAS-18001认证,Oeko-Tex Standard认证等等。还有就是使用美棉进行生产,减少异性纤维的量,从而达到终端客户的技术要求,也是帮助他们应对技术壁垒。
亚光毛巾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各类中高档毛巾、浴巾系列产品以及浴衣、棉毯、腈纶毯、床上用品等产品的环保型企业。该公司欧洲市场部业务代表周永耀说,公司出口占85%,在出口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隐形的绿色壁垒,比如欧洲的REACH法令(欧盟化学品管理新法令《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制度》),该法令强调化学品对人类、动物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欧盟市场上的3万多种化工产品和其下游的纺织、轻工、制药等产品实行包括生产、销售在内的整个周期的监管。而纺织业从原料生产加工到服装成品,每道程序都与化学品密不可分。
例如,纺织原料在种植过程中为控制病虫害,使用除草剂、杀虫剂和化肥;纺织纱线、面料印染过程中使用氧化剂、催化剂、染料等;纺织品在后续整理工艺中,使用功能性化学整理剂等,以获取防皱防缩、阻燃等功能。因此,REACH法令的实施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设置了较高的技术门槛,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外销的难度。为此,亚光不断加大投入,提高自身技术,通过了1996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999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OEKO国际生态纺织品认证等多项标准认证,从而从容应对了REACH法令的要求。
国家助力
模式转型求变
为了应对贸易保护侵扰,除了纺织服装企业自身多做工作之外,国家政府和行业协会也要帮助企业规避贸易风险。
安徽星星轻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管蕾建议国家应该从多方面促进企业发展。一是加大对于自主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二是政策灵活务实,比如提高退税。三是贷款等政策要向中小民营企业倾斜,甚至要动用行政命令来硬性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尤夫公司陈彦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是国家要大力支持企业应诉,普及相关贸易诉讼知识。其次是积极进行行业信息整合,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及时通报,做好预警。第三是国家还要保证反倾销诉讼补贴到位,这样也减轻了企业经济负担。他告诉记者,企业也是很感谢国家以及协会一直以来的帮助支持的,没有国家的支持“官司是打不下去的”。恒力副总经理丁建中也提到,应诉成功与国家对企业的扶持帮助息息相关。首先是支持企业应诉。其次是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减少成本影响。三是促进企业搞技术、产品创新。四是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要加强调研,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政策。
突破贸易保护困境,国家、行业协会、企业要下工夫、花气力,拿出各种对策,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积极应对之策,虽可解一时之急,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在保持贸易平稳的基础上,需要以更大的智慧和魄力,加大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力度,转变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方向和模式。前者可以显著增强中国纺织服装制造业的不可替代性,而后者将减轻经济增长对出口导向的依赖程度。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