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学习贯彻一号文件 确保棉花生产稳定
二、2010年棉花生产展望
(一)意向植棉呈减少趋势
1.意向植棉减半成。据中国棉花生产预警监测结果,今年1月全国植棉意向呈减少趋势,同比减4.9%,照去年植棉面积7546万亩(中棉所数据)将减至7176万亩上下。另有1.1%的农户、占1%的播种面积即70万亩的意向尚处观望和等待之中。
2.意向变化特点。一是三大棉区有增有减(表1),长江增7.0%,黄河减7.5%,西北减9.3%,其中北疆减13.2%、南疆减5.5%。二是各地有增有减。按增幅:鄂增12.3%、赣增9.1%、湘和皖各增6.3%、豫增4.5%、津增2.4%和甘增0.3%,按减幅:秦减29.4%、冀减18.4%、晋减17.2%、新减9.6%、苏减6.5%、川减3.8%、鲁减2.1%、辽减0.4%。
(二)植棉意向分析
1、后危机时代棉花生产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植棉信心不足。受2008年危机冲击,虽然国家收储解决了“卖棉难”,但没有解决“棉贱伤农”,农民蒙受431亿元的巨大损失,致使去年面积和总产锐减,产需矛盾加剧。截止1月,2009年新籽棉交售进度94.2%,农民籽棉售价6.31元/千克,比2008年度回升了34.5%,但比2007年度仅回升4.6%。
监测结果,植棉收益低而不稳,而成本居高不下,突破千元(表2),3年平均成本1046.2元/亩,收益仅346.8元/亩,低于同等粮食的两成多,低于其它高效经济作物的更多。加上棉花管理繁琐,用工多,投入大,农民认为,种棉不划算,信心不足。
2、粮棉、棉经的竞争激烈,棉花比较优势进一步削弱。
一是黄河粮棉存在激烈的竞争现象。虽然2009年棉价创新高,但由于粮价持续上涨且涨得更多,粮粮两熟产值高达1950~1960元/亩,收益高于粮棉两熟的20%以上,另有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90元/亩上下,加上种粮管理简捷,用工少,机械化水平高,优势更明显,预计双重产区的植棉面积将还持续缩减,有两个产棉大省将下滑到分散产区的地步。
二是北疆面积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如粮田扩大,低产田退出和发展“一红”。由于水资源短缺加剧和成本高涨,一些低产棉田退出,改种投入少、管理简单的油葵、打瓜和大豆等。另外,地方和兵团沿天山北坡发展规模化的高效经济作物,也挤占了棉田。
三是南疆大力发展干果,棉经竞争激烈。近几年南疆干果快速发展,有“一亩果园胜过十亩棉花”的说法,随着果树的长大,棉田变成果园,面积减少,单产水平也将大幅下降。
四是长江中游植棉呈增加趋势。主要原因:去年单产提高,收益明显增加;受水资源和灌溉条件的制约,留守妇女和老人适合种棉而不适合种粮,棉田继续“下湖上山”。